
河北某养殖场2025年使用普通预混料时,育肥猪料肉比高达3.2:1,改用优化配方后降至2.7:1,每头猪节省饲料成本180元。这揭示出关键规律——预混料本身不直接决定料肉比,但营养配比直接影响饲料转化率。普通4%预混料需与60%玉米、24%豆粕等搭配,而专业配方会针对性调整氨基酸平衡。
不同阶段料肉比标准:
| 生长阶段 | 料肉比合理范围 | 预混料类型 |
|---|---|---|
| 仔猪(15-30kg) | 1.1-1.3:1 | 10%仔猪预混料 |
| 保育期(30-60kg) | 1.6-1.8:1 | 8%生长预混料 |
| 育肥期(60-110kg) | 2.4-2.8:1 | 4%育肥料 |
| (数据实测于禾安迅8803预混料) |
案例:山东猪场配方调整实况
原配方:玉米65%+豆粕22%+普通预混料4%
问题:

调整后:
经济型配方模板(以100kg育肥猪为例):
| 原料 | 比例 | 成本核算 | 营养指标 |
|---|---|---|---|
| 玉米 | 62% | 0.95元/斤 | 代谢能3250kcal |
| 豆粕 | 20% | 1.8元/斤 | 粗蛋白17.5% |
| 麸皮 | 12% | 0.7元/斤 | 粗纤维4.2% |
| 5%预混料 | 5% | 4.2元/斤 | 赖氨酸1.05% |
| 脂肪粉 | 1% | 3.5元/斤 | 能蛋比18.5 |
此配方料肉比稳定在2.6-2.8,比传统配方降低0.3个单位

误区:高蛋白等于低料肉比?
实测案例:
正确操作要点:
二十年养猪技术总监建议:不要盲目追求极限料肉比。北京某猪场曾将料肉比压至2.4:1,却因猪肉品质下降导致每公斤少卖0.8元。行业数据显示,当料肉比控制在2.6-2.8时,综合经济效益最佳,每头猪净利润可提高23%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