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同样喂饲料,有的母猪一窝生15头,有的却不到10头?
去年在河南某养猪大县,两个相邻猪场出现了戏剧性对比:老李家母猪平均产仔13.6头,老王家却只有9.8头。县畜牧站检测发现,关键差异竟在饲料配方——这事说明选对母猪饲料真能决定养殖成败。

好饲料首先要过蛋白质、纤维、钙磷这三关:
重点在于动态调整。比如夏季要增加0.5%的赖氨酸,冬季则需要多给0.3%的脂肪。河北某饲料厂2025年的跟踪数据显示,按季节调整配方的猪场,仔猪成活率提升11%。

见过用霉变玉米喂母猪的吗?去年山西就发生过集体流产事件。选料要盯紧:
山东养殖户老刘去年换了新供应商,发现饲料颜色偏深,送检才发现黄曲霉素超标3倍。这事提醒我们,眼见不一定为实,定期检测最靠谱。
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就像换季要换衣:

广东农科院做过对比试验,分阶段喂养的母猪,断奶后发情间隔缩短3.2天。特别是产前7天的饲料过渡,能有效预防产后不食症。
市面上添加剂五花八门,记住两个原则:
千万别信"包治百病"的万能添加剂。河北某养殖场去年用错促生长剂,导致23头母猪流产。其实好的母猪饲料根本不需要抗生素,关键在基础营养平衡。

好饲料不等于贵饲料。掌握三招能省不少钱:
河南某合作社去年集体采购花生粕,替代部分豆粕后,每吨饲料成本降了200元,产仔数反而增加了0.8头/窝。这说明省钱和优质可以兼得,关键要会算账。
看着饲料袋上的营养成分表,突然想起老兽医说的:养母猪就像养运动员,既要吃饱更要吃好。那些为省几块钱用劣质饲料的,最后肯定要在药费上加倍还回去。咱新手记住一条:选饲料不能光看价格,要算综合账——毕竟一窝多活两只仔猪,什么本钱都回来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