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某千头母猪场去年全程使用哺乳预混料,结果产房死亡率飙升18%,半年亏损45万元。这个真实案例撕开了"母猪能全程用哺乳预混料吗"的残酷真相——就像让人全年喝高钙牛奶,短期看似滋补,长期必然出问题。

哺乳预混料是专为泌乳期设计的营养强化剂,其核心成分包括12-15%钙含量、8000IU/kg维生素A和过瘤胃氨基酸。但就像赛车燃油不能用于日常通勤,这类高浓度配方只适合短期爆发性需求。
成分对比表:

| 营养指标 | 哺乳预混料 | 妊娠预混料 |
|---|---|---|
| 粗蛋白 | ≥27.5% | ≤18% |
| 代谢能(MJ/kg) | 12.55 | 12.09 |
| 钙磷比 | 2.5:1 | 1.8:1 |
| 赖氨酸 | ≥1.5% | ≤0.9% |
(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2025年母猪营养标准)
1. 营养失衡危机
哺乳料钙含量超妊娠期需求40%,长期使用会导致骨骼钙化异常。2025年河南某猪场因此出现23%母猪跛行淘汰。
2. 繁殖性能受损
高蛋白摄入使促卵泡素降低19%,直接导致受胎率下降12%。山东农科院试验显示,全程使用哺乳料的母猪年均产仔数减少1.8头。

3. 经济成本黑洞
哺乳预混料单价较妊娠料高28%,全程使用令吨饲料成本增加340元。按千头规模计算,年浪费饲料费超50万元。
妊娠前期(配种-84天)
配方重点:玉米68%+豆粕16%+4%妊娠预混料
关键指标:粗蛋白≤16%,钙0.8%,添加0.3%叶酸
妊娠后期(85-114天)
动态调整:玉米降至62%,豆粕增至22%,逐步掺入3%哺乳预混料
禁忌:棉粕用量不得超过蛋白原料的30%

泌乳期(分娩-断奶)
优化方案:玉米60%+豆粕22%+5%哺乳预混料+1%鱼粉
增效措施:每日分4次投喂,水温保持38℃
豆粕价>4500元/吨时:
棉粕15%+菜粕7%+2%赖氨酸=替代方案
玉米霉变处理:
陈化30天使水分≤14%,添加0.2%蒙脱石
成本对比表:

| 方案 | 吨成本 | 料肉比 | 年产仔数 |
|---|---|---|---|
| 全程哺乳料 | 3180元 | 3.4:1 | 22.3头 |
| 阶段精准配方 | 2850元 | 2.9:1 | 25.8头 |
| 替代优化方案 | 2630元 | 3.1:1 | 24.1头 |
(数据来源:2025年全国母猪养殖效益白皮书)
问:为什么断奶后还要继续用哺乳料?
答:这是最大认知误区!断奶后应立即切换至空怀料,哺乳料多喂1天,发情间隔延长2.3天。
问:如何判断预混料是否变质?
三步检测法:

看着料槽里狼吞虎咽的母猪群,突然明白个理:养猪就是个营养调配的艺术。哺乳预混料好比强效补剂,短期冲刺用是神器,长期依赖变毒药。下次订饲料时,记得先翻翻母猪的生长档案,再查查原料行情,或许就能找到那个让成本与效益平衡的黄金分割点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