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邻居家牛场的母牛毛色油亮,产奶量比你多30%?去年在河北某牧场,技术员老张调整饲料配方后,犊牛日增重从800克提升到1200克。给牛吃什么才能真正补充营养?这得从牛胃的特殊构造说起——它们可是有四个胃室的"消化工厂"。

牛不是吃得多就好,关键要吃对。刚接触养牛的新手容易犯三个错误:
我在走访内蒙古牧场时发现,用对方法后每头牛年节省饲料成本300元。记住,成年牛每天需要摄入相当于体重2.5%的干物质,其中粗蛋白含量不能低于12%。
好饲料=基础料+功能料+调节剂。试试这个万能公式:

山东某家庭农场用这个配方,把奶牛年产奶量从6吨提到8吨。注意!青贮饲料开封后要在3天内用完,不然会产生过量乳酸影响适口性。
牛的营养够不够,看这三个部位最直观:
① 被毛:营养不良时会出现"逆毛"现象
② 粪便:健康粪便落地呈叠饼状,直径约5cm
③ 眼睑:苍白可能缺铁,暗红警惕酸中毒
去年河南暴雨季,有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0.5%小苏打,成功预防了78头牛的热应激反应。遇到牛食欲下降时,试试在饮水中添加5%葡萄糖溶液。

孕牛临产前30天要重点补充:
记得给泌乳牛准备"夜宵"——晚上10点补饲可提升产奶量8%。我跟踪过20头育肥牛,发现每天分6次饲喂比3次增重快12%,料肉比降低0.3。
养牛就像照顾运动员,既要吃饱更要吃巧。定期给牛做"营养体检",观察反刍次数(健康牛每天反刍8-12次),记录采食速度(正常牛每小时吃干草4-6公斤)。下次调配饲料时,不妨先取500克样品做水分检测,这个动作能避免30%的营养浪费。记住,牛的反馈比任何理论都真实——吃得香、长得壮、精神好,就是最好的营养指标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