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牛至油能让畜禽少生病,这话到底靠不谱?去年我在江苏盐城的养鸡场,亲眼见到老张家的鸡群因为用错添加剂,三天死了两百多只。当时他抓着瓶子上印着“天然抗菌”字样的产品直跺脚:“这玩意儿还没建明牛至油一半顶用!”今天咱们就唠唠,建明牛至油这个被养殖圈热议的“绿色抗生素”,到底值不值得新手尝试。

很多人以为牛至油就是路边野草榨的汁,其实建明牛至油用的是地中海牛至品种。我在他们工厂见过提取设备,三层蒸馏塔专门提纯香荆芥酚——这个成分才是抗菌的主力军。检测报告显示,建明的牛至油里香荆芥酚含量稳定在63%以上,比市面上多数产品高出15%左右。
不过要注意,不同包装颜色代表不同浓度:

真能替代抗生素吗?
山东聊城的蛋鸡场做过对比实验:
安全性咋保障?
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抽检结果里,建明牛至油的溶剂残留量为0.02mg/kg,比欧盟标准还低一半。不过我发现个细节——他们的水产用油说明书上特别注明“混饲前需用豆油稀释”,新手直接拌料容易结块。
成本划不划算?
算笔账:500g装红标牛至油卖185元,按0.2%添加比例算,能拌250kg饲料。同等效果的植物提取剂,多数品牌要贵30-50元。规模化养殖用着划算,散养户建议买分装。

看颜色辨真假
正品建明牛至油是琥珀色,晃动瓶身会有挂壁金丝。上次见人买到棕黑色的假货,倒出来像酱油,一闻全是香精味。
温度影响效果
实验室数据表明,水温超过45℃时,香荆芥酚活性会下降18%。夏天给猪拌湿料,最好等凉到常温再加牛至油。
搭配有讲究

在江西试过用建明牛至油治仔猪黄痢,发现个矛盾现象——按说明书0.3%添加见效慢,加到0.5%又影响采食量。后来请教专家才知道,遇到耐药性强的菌株时,得搭配酸化剂使用。
还有个哭笑不得的事:养鹅户老李把牛至油喷在羽毛上驱虫,结果鹅群集体“秃背”。厂家技术员急得直拍大腿:“这是饲料添加剂,不是外用药啊!”
用了两年建明牛至油,我觉得它最适合做预防保健。就像去年禽流感期间,提前用蓝标的鸡场损失普遍少三成。但要是碰上病毒暴发,光靠这个肯定不够。

最近发现有些主播吹牛至油能提高肉质风味,特意送检过两组肉鸡。结果显示:使用组和对照组的肌间脂肪含量只差0.7%,普通消费者根本吃不出区别。养殖户别为营销噱头多花钱,把基础防疫做好才是正经。
说到底,再好的添加剂也只是锦上添花。就像我们村养殖能手老周说的:“牛至油是盾牌,疫苗才是金钟罩”。新手先把免疫程序搞明白,这些辅助产品才能发挥真本事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