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某存栏5000头的猪场,技术员小刘发现蹊跷现象:使用同批次饲料的3栋猪舍中,B栋猪群腹泻率比其他两栋高出4倍。送检后发现,该栋饲料中沙门氏菌超标12倍。追溯发现,因蒸汽锅炉故障,B栋饲料未经过高温制粒直接生喂。这个案例让所有人警觉——养殖场养猪饲料生喂猪吗的抉择,直接关联着养殖场的生死线。

饲料生喂指未经85℃以上高温处理的饲喂方式,常见于自配粉料。某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,生喂饲料引发的问题占养殖场疫病源的37%(参考:《畜禽饲料卫生质量报告》)。
1. 病原体传播风险
生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₁检出率达19%,小麦麸中沙门氏菌携带率28%(参考:GB 13078-2025)。对比试验证明:
| 处理方式 | 大肠杆菌数(CFU/g) | 维生素保留率 |
|---|---|---|
| 生喂饲料 | 3.2×10⁴ | 100% |
| 85℃制粒 | <10 | 82% |
| 105℃膨化 | 未检出 | 76% |
2. 抗营养因子残留
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,生喂时活性高达1800TUI/g,经90℃处理20分钟后降至400TUI/g以下(参考:《饲料加工工艺学》)。这些物质会降低蛋白质消化率14%-22%。

3. 混合均匀度缺陷
粉料在运输中会产生分级现象,实测显示生喂饲料在料槽末端,钙含量比前端低29%,导致同一批猪出现骨骼发育差异。
面对养殖场养猪饲料生喂猪吗的抉择,广东某集团猪场给出创新方案:对保育猪采用85℃低温制粒,育肥猪改用发酵处理。具体措施包括:
分段处理

动态监测
购置便携式ATP荧光检测仪,每批次饲料检测微生物活性值,将RLU值控制在500以下(参考:《饲料卫生快速检测规程》)。
损耗控制
通过混合后立即打包、充氮保鲜等技术,使发酵饲料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21天,损耗率从17%降至5%。
实施该方案后,该场年节约蒸汽费用83万元,仔猪腹泻率下降61%,综合效益提升22%。

Q:生喂饲料必须彻底否定吗?
▶ 特定场景可使用生喂:
Q:小型养殖场如何经济灭菌?
▶ 推荐三种方案:
当走进现代化养殖场,饲料处理间的蒸汽管道如同血管般重要。养殖场养猪饲料生喂猪吗的答案,早已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。在山东某产学研基地,技术人员通过精准控制膨化温度,既杀灭了94%的病原体,又保留了83%的维生素活性。这揭示了一个真理:科学饲喂的本质,在于把握热量、时间与营养的黄金平衡点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