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的重庆潼南生猪交易市场,老陈抓着两把不同颜色的猪粪正跟人较劲:"用西南红饲料的粪团捏着像橡皮泥,普通料的粪一搓就散,这差别够实在吧?"周围七八个养殖户凑上来又是闻又是捏,这场面把刚入行的新手小王看呆了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这川渝地区火起来的西南红饲料到底值不值当用。

去年开春,泸州老杨听说西南红饲料能省成本,直接给全场猪换了料。结果母猪产仔率暴跌,兽医一查竟是钙磷比失调。这事给大伙儿敲了警钟:地域性饲料不能照搬硬套。
市场上流传的三大误区:
省畜科院刘教授指着检测报告说:"西南红的秘密在菌种配伍,他们家的戊糖片球菌+乳酸芽孢杆菌组合,能把粗纤维消化率提升18%。"

上个月在江津做的对比试验挺说明问题。两组同窝仔猪,A组喂普通料,B组用西南红饲料。六十天后,B组每头省了23元药费,这事怎么做到的?
第一招:看粪便状态
第二招:算料肉比

第三招:摸背膘厚度
宜宾养殖户老周掏出他的记账本:用西南红饲料每吨贵300块,但省下的三大成本让他年增收五万:
在凉山州养了十年黑猪的彝族兄弟阿合有独门心得:海拔2000米以上猪场,要把西南红饲料与青贮料按1:3配比。这样既保留发酵饲料优势,又避免高原猪肠胃不适。

特殊场景应对方案:
跑了川渝二十多个养殖场后我发现,真正用明白西南红饲料的养殖户都把握住三个要害:分段饲喂、动态调量、菌群监测。就像在涪陵看到的案例——同样用西南红,张大姐家猪场料肉比做到2.7:1,而老李家还是3.1:1,差的就是那5%的青饲料搭配比例。所以说,好饲料还得配上好手法,就像重庆火锅离不了那勺老荫茶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