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自家鸡群下软壳蛋越来越多,老张蹲在饲料槽前直挠头。 去年村里技术员反复叮嘱要注意贝壳粉比例,他没当回事,现在每百枚蛋破损率高达15%,算下来月损失超2000元。这不起眼的贝壳粉,究竟该怎么加才科学?

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做过对比实验:两组产蛋鸡,甲组贝壳粉添加6%,乙组添加8%。结果乙组看似蛋壳更硬,但三个月后出现采食量下降12%、痛风发病率上升8%的反效果。
科学配比的核心规律:

河北某养殖场2025年监测数据显示:超过4.5%的添加量会导致磷吸收率下降37%,反而影响蛋壳形成。
走访河南养殖户发现,新手常犯三大错误:
| 错误操作 | 正确做法 | 经济损失案例 |
|---|---|---|
| 直接掺碎贝壳 | 高温蒸煮后粉碎 | 沙门氏菌感染死淘率增10% |
| 常年固定比例 | 按产蛋率动态调整 | 高峰期缩短5周损失8000元 |
| 忽略粒度控制 | 过60目筛防划伤肠道 | 料便发生率提升23% |
Q:贝壳粉能完全替代石粉吗?
A:可以替代,但要注意两点:

Q:如何判断添加量是否合适?
A:三看原则:
| 产蛋阶段 | 贝壳粉占比 | 配套措施 |
|---|---|---|
| 开产初期 | 3.5% | 添加0.3%维生素D3 |
| 产蛋高峰期 | 4.0% | 下午单独补钙 |
| 产蛋后期 | 4.2% | 配合0.2%有机微量元素 |
江苏某万羽鸡场应用此表后,破蛋率从9%降至2%,年增收超15万元。
养鸡二十年,我最想告诉新手的是:贝壳粉配比就像炒菜放盐——不是越多越鲜。去年参观智能化鸡场,他们用电子称重系统精准控制每顿钙质摄入,这种精细化管理让鸡群产蛋周期延长了28天。其实养鸡没啥高深学问,关键是把每个细节做到位,就像老话说的:鸡吃明白食,人赚明白钱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