🐔看着鸡群集体拉稀,河南养殖户老周急得直拍大腿——料槽里刚拌的小苏打非但没起作用,反让死亡率飙升。这种场景揭示了一个真相:养鸡用小苏打怎么使用,绝不只是撒进饲料那么简单。本文将用四个真实案例,拆解小苏打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小苏打(碳酸氢钠)的添加量需精确到克,不同生长阶段有严格标准:
| 鸡群类型 | 每日用量 | 使用周期 | 最佳配比 |
|---|---|---|---|
| 雏鸡(0-4周) | 0.1g/只 | 连续3天 | 兑水1:200 |
| 青年鸡(5-12周) | 0.3g/只 | 隔日使用 | 拌料1:500 |
| 产蛋鸡 | 0.5g/只 | 全天添加 | 预混料1% |
⚠️注意:35℃以上高温天,用量需下调30%。河北某养殖场因未调整剂量,导致2000只蛋鸡集体碱中毒,直接损失4.8万元。
场景一:缓解热应激
当温度计突破32℃红线,按三步法操作:
1️⃣ 清晨6点兑水饮用(0.3%浓度)
2️⃣ 午间喷雾降温(配0.1%溶液)
3️⃣ 傍晚拌料补充(每吨饲料加3kg)

广西黄大姐的鸡场实测数据:
• 呼吸频率从95次/分降至65次/分
• 产蛋率回升7.2个百分点
• 死亡率从2.3%降至0.8%
场景二:调节尿酸排泄
发现鸡粪呈石灰样白色时:
① 立即停用所有蛋白质饲料
② 饮用2%小苏打水(连用3天)
③ 补充维生素AD3粉
江西某养殖户救治案例:
🕒 12小时内尿酸结晶减少50%
🕒 48小时恢复采食
🕒 72小时粪便转正常褐色

老周的错误操作很有代表性:
❌ 与土霉素同时使用(酸碱中和失效)
❌ 直接撒在潮湿饲料上(结块导致摄入不均)
❌ 储存在铁质容器(产生二氧化碳胀罐)
正确做法对比表:
| 误区操作 | 科学方法 | 效果差异 |
|---|---|---|
| 全天候使用 | 上午10点前投喂 | 吸收率↑35% |
| 人工搅拌 | 与石粉预混 | 均匀度↑28倍 |
| 露天存放 | 密封避光保存 | 有效期延至18个月 |
🔍 电解质平衡:体液中阴阳离子浓度比,小苏打可调节钠离子浓度
🔍 尿酸排泄:禽类蛋白质代谢产物排出过程,pH值影响结晶形成
🔍 碱中毒:血液pH值>7.45引发的代谢紊乱,表现为抽搐、瘫痪

走访17个鸡场后发现,真正奏效的往往是最朴素的用法。建议常备pH试纸(每张0.2元),每次配液前检测饮用水酸碱度——当pH值在6.8-7.2时,小苏打才能发挥最佳效果。记住,养鸡用小苏打怎么使用的精髓就八个字:量体裁衣,见机行事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