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河北邢台的张大姐蹲在饲料间抓狂——她家2000只育成期蛋鸡的均匀度只有65%,比标准值低了20个百分点。兽医排查后发现,问题出在玉米占比过高的饲料配方。这个真实案例揭示:科学配制育成期饲料,是决定产蛋性能的关键战役。根据2025年《中国禽业发展报告》数据,合理配比可使养殖成本降低30%,产蛋高峰期延长4-6周。

7-14周龄黄金配比如下:
玉米54.13%|高粱7%|麦麸10%|豆粕10%|石粉2.5%
这个阶段粗蛋白需达15%,代谢能11.49兆焦/公斤,重点促进骨骼发育。山东某养殖场实测显示,该配方可使胫骨长度达标率提升至92%。
15-20周龄需降低蛋白含量:
玉米47.13%|麦麸15%|豆粕4%|大麦12%|石粉2.5%
此时粗蛋白控制在13%,代谢能11.28兆焦/公斤,防止脂肪过度沉积。河南案例表明,此配比可使鸡群体重均匀度提升至85%以上。
当豆粕价格突破2.2元/斤时,可采取:

实测数据显示,此方案下料肉比仅上升0.1,但每吨饲料成本直降420元。
能量蛋白比动态调控:
| 周龄段 | 能蛋比 | 石粉占比 | 麸皮占比 |
|---|---|---|---|
| 7-14周 | 163:1 | 2.5% | ≤10% |
| 15-20周 | 171:1 | 1.8% | 12%-15% |
功能性添加剂必选组合:

季节调整公式:
夏季每升高5℃,能量下调15kcal/kg,蛋白上调0.2%。例如32℃环境时,代谢能从2828kcal降至2813kcal,粗蛋白从15%提至15.4%。
Q:如何判断配方是否合适?
三招土法检测:
Q:自配料颗粒不均匀怎么办?
三步应急处理:

看着鸡群均匀度突破90%大关,张大姐终于醒悟:育成期饲料配方不是固定公式,而是动态平衡的艺术。当玉米遇见豆粕,当能量碰撞蛋白,这看似简单的百分比背后,藏着开启产蛋巅峰期的生物学密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