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朋友总在问:为啥别人家的鸡天天下蛋,我家的总在"休产假"?去年我认识个养殖户老张,他换了饲料配方后,3000只蛋鸡每月多赚了1.2万。今天咱们就仔细说,手把手教你配出高产饲料。

原则1:蛋白质跟着产蛋率走
产蛋率就像汽车的油门,踩得越猛越要吃"细粮"。高峰期(产蛋率≥85%)得给到18%粗蛋白,相当于每顿给鸡吃"牛排"。这里有个现成配方参考:
玉米60%、豆粕22%、贝壳粉8%、预混料1.2%。这个组合能让蛋鸡保持"战斗状态",记得每周加2%鱼粉当"营养加餐"。
原则2:钙磷要会"打配合"
下午3点补钙效果最好,这时候鸡的消化系统最活跃。看看这个对比表:
| 补钙时间 | 蛋壳厚度 | 破蛋率 |
|---|---|---|
| 上午8点 | 0.32mm | 5.2% |
| 下午3点 | 0.38mm | 2.1% |
| 贝壳粉别直接混饲料里,单独放个盆让鸡自己啄,它们比咱们更知道啥时候该补钙。 |
原则3:能量不能拖后腿
玉米是当仁不让的"能量王",但要会变花样。产蛋中期(41-60周)建议这么配:
玉米62%、麦麸8%、花生粕2%、大豆油1%。加点油脂就像给发动机上润滑油,能让饲料转化率提升15%。

坑1:蛋白加太多
有养殖户听说豆粕好,直接加到30%。结果鸡拉稀不说,饲料成本还涨了20%。记住:产蛋后期(61周后)蛋白降到14%刚刚好,省下的钱买点益生菌更划算。
坑2:忽视维生素
特别是维D3和维E,这俩就像"营养快递员"。有个现成的补救方案:每吨饲料加100克多维素,再拌点切碎的苜蓿草,蛋黄颜色立马变橙红。
坑3:配方换太急
上周碰到个着急的养殖户,三天换完饲料,结果产蛋率暴跌40%。正确做法是分七天过渡:

设备篇
粉碎机选2.5毫米筛网,太细的饲料鸡吃着粘嘴。豆粕一定要蒸够15分钟,不然里面的抗营养因子会让鸡"闹肚子"。
原料储存
麦麸夏天最多存7天,长虫了就赶紧喂猪。贝壳粉要放在水泥地上,垫上木板防潮。去年有个养殖场的贝壳粉结块,直接损失了8000个蛋。
混合秘诀
记住这个顺口溜:"一混预混料,二加蛋白质,三撒矿物质,最后倒玉米"。千万别把维生素和矿物质直接碰面,会"打架"损失营养。

Q:为啥我的鸡总下软壳蛋?
A:九成是钙磷比例失调。每吨饲料要保证3.8%钙+0.8%磷,可以试试这个配方:玉米58%、豆粕21%、贝壳粉9%、磷酸氢钙1.3%。
Q:青饲料能代替添加剂吗?
A:每天喂30克切碎苜蓿草,能替代30%多维素。但维生素D3必须通过预混料补充,晒再多的太阳也补不够。
小编观点:上个月去参观了个自动化鸡场,发现他们用了个"黑科技"——把蛋壳粉碎后回添到饲料里。不仅省了补钙钱,还让蛋壳厚度增加了0.05mm。下次配料时,不妨把平时攒的蛋壳烘烤粉碎,按2%比例掺进饲料试试,说不定就有惊喜呢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