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家鸡群总爱趴着不动?先别急着喂药,可能是环境出了问题。农业农村部2025年报告显示,超过60%的养殖场存在鸡舍温度控制不当问题。河北老王的养鸡场去年夏天出现大面积趴窝,最后发现是通风口堵塞导致室温高达32℃,调整后产蛋率回升了15%。

鸡舍环境直接影响活动量,重点看这三个指标:
山东某万羽鸡场曾因漏缝地板损坏,导致垫料潮湿引发鸡群扎堆趴卧。更换设备后,鸡群活动量提升40%,饲料转化率改善0.2个点。建议备个环境检测仪,这东西比人眼靠谱。

当鸡同时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:
▶ 羽毛蓬松(可能感染新城疫)
▶ 鸡冠发紫(疑似禽流感)
▶ 粪便带血(考虑球虫病)
中国农科院2025年调研数据显示,38%的养殖户会把传染性法氏囊病误判为普通着凉。记住:突然出现5%以上鸡只卧倒,必须立即联系兽医。去年河南某养殖场因及时隔离病鸡,成功阻止了支原体扩散。
这些饲料成分影响鸡群活力:

广西养殖户张姐的案例很典型:她家鸡群连续两周趴窝,检测发现饲料维生素D3含量只有标准值的60%。添加鱼肝油粉后,三天内鸡群就恢复刨食。现在她每月定期送检饲料,这个习惯值得推广。
江西某自动化鸡场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,能实时捕捉趴窝鸡只。他们的数据显示:早上9-11点是观察鸡群状态的最佳时段,此时健康鸡会积极活动。
最近参观了个生态养殖场,发现他们在垫料里添加了微生物菌剂。场长老陈说:“自从用了这个法子,鸡群关节炎发病率降了七成,现在母鸡都能轻松跳上栖架。”这让我想到,有时候改变养殖细节,比用药更治本。

鸡老卧着这事,就像汽车亮故障灯,关键是找准原因。下次见到趴窝的鸡,不妨先摸摸鸡爪温度,再闻闻垫料气味——这些小动作可能比昂贵的检测更快找到问题。养鸡说到底是个技术活,得学会用鸡的角度看世界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