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否发现,同样的玉米和豆粕,有的农户养出鸡羽毛油亮,有的却总遇到产蛋率低的问题?山东临沂的养殖户老王用实践证明了农户养鸡饲料配方的重要性——通过调整育雏期和产蛋期的营养配比,他的鸡群年产蛋量从180枚提升到240枚,而饲料成本反而降低了12%。

自问:小鸡开口料越精细越好? 这个误区让很多新手吃了亏。我们对比三种常见配方发现:
| 原料配比 | 成本(元/斤) | 日均增重 | 存活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全价颗粒料 | 1.8 | 8.2g | 93% |
| 玉米+豆粕 | 1.2 | 6.5g | 88% |
| 改良配方 | 1.4 | 9.1g | 95% |
改良配方的具体构成:

河北农科院的试验显示:添加0.3%大蒜粉能降低雏鸡白痢发生率41%。但要注意:玉米必须粉碎至1mm以下,否则消化率下降15%。
这个阶段常被忽视,却是决定产蛋量的关键期。推荐两种经济方案:
方案A(粮食产区适用):

方案B(农副产品丰富区适用):
广西养殖户的实测数据表明:方案B使鸡群提前7天达到标准体重,每羽节省饲料成本0.8元。但必须注意:菜籽饼需用沸水浸泡去毒,酒糟含水量要控制在12%以下。
产蛋期的农户养鸡饲料配方直接影响经济效益。掌握这三个要点:

钙磷比调控
必须添加物质
季节调整技巧

看着鸡群啄食精心配制的饲料,忽然明白老兽医那句话:“会配料的养殖户才是真正的养鸡人”。当您准备自配饲料时,记得先做小群试验——抓10只鸡单独喂养,观察3天粪便形态再决定是否推广。毕竟,最适合的配方,永远藏在鸡群的健康状态和产蛋表现里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