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家鸡群最近是不是总绕着食槽转悠却不吃食?眼看着鸡冠发蔫、羽毛松散,体重一天天往下掉,这可急坏了养殖户。去年我在川北走访时,就亲眼见过张老汉家200只土鸡半个月瘦成"排骨鸡"的惨状。咱们今天就仔细说说,鸡不吃饲料这事儿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
去年夏天重庆连续40℃高温那会儿,养殖户李大姐的鸡舍就跟蒸笼似的。鸡不吃饲料的情况持续三天后,她发现食槽里的玉米都结块发霉了。您看这饲料槽里的东西,要是咱们人闻着都呛鼻子,鸡能乐意吃吗?
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,饲料霉变导致的拒食占养殖问题38.6%。这就像咱们人吃了馊饭会拉肚子一个道理。不过除了这个常见原因,还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"隐形杀手":

《齐民要术》里记载的"三黄鸡饲方"到现在都管用:黄玉米六成、黄豆饼两成、米糠一成半,再加半成鱼骨粉。您别看这方子老,现代实验室检测发现,这个配比的粗蛋白含量正好卡在18%这个黄金线上。
不过现在市面上的饲料可不止这些花样。上个月我去河北饲料厂考察,看见他们新推出的发酵饲料很有意思。这种饲料经过益生菌处理,就像给鸡做了罐老坛酸菜,既能开胃又能助消化。保定王场长试用后发现,鸡群采食量提升了23%。
咱们村东头养了三十年鸡的赵大爷有句口头禅:"养鸡要会看天、看地、看鸡屎"。他独创的分阶段喂养法确实管用:

去年我在广西见到的立体养殖场更绝,他们在鸡舍里装了音乐播放器。您猜怎么着?播放《浏阳河》这类民乐时,鸡群进食速度比听摇滚快1.5倍。这事儿还被广西大学动物行为研究所写进了论文。
去年开春,绵阳王大姐家500只芦花鸡集体绝食。她按我说的做了三件事:
您猜怎么着?不到一周,鸡群日均采食量从80克回升到120克。现在她家鸡场存活率提高到95%,去年光卖土鸡蛋就挣了八万多。最近还跟我视频,说准备给鸡舍装地暖过冬呢。

这些年我走访过上百个养殖场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那些把鸡当"员工"伺候的场子,往往比把鸡当"机器"养的效益高两成。就像我们村的刘技术员说的:"得空多蹲鸡舍听动静,比盯着报表管用。"
说到底,鸡不吃饲料就跟小孩挑食一个理儿。咱得先弄明白它们是嫌饭不好吃,还是身子不舒服,或者心里闹别扭。有时候换个食盆位置,添把新鲜艾草,可能比换高级饲料还见效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