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,广西某林下养鸡场的张师傅发现鸡群出现啄羽现象,30%的鸡冠发白。这让他想起去年河北养殖户老李的遭遇——因长期单一饲喂玉米,导致鸡群爆发维生素缺乏症,直接损失2.3万元。养鸡用什么植物来喂鸡才能避免重蹈覆辙?

2025年《中国禽业科学》研究显示,科学搭配饲用植物可使养殖成本下降18%,重点在三种植物:
1. 苜蓿(Medicago sativa)

2. 菊苣(Cichorium intybus)
3. 构树(Broussonetia papyrifera)
| 植物类型 | 粗蛋白% | 代谢能(MJ/kg) | 适口性 | 成本(元/吨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苜蓿鲜草 | 18.5 | 9.8 | ★★★★☆ | 280 |
| 菊苣干粉 | 15.2 | 10.4 | ★★★☆☆ | 650 |
| 构树青贮 | 21.7 | 11.2 | ★★☆☆☆ | 420 |
| 玉米 | 8.7 | 14.5 | ★★★★★ | 3200 |
数据来源:2025年全国饲料原料价格监测报告

问:雨季如何保存饲用植物?
答:广西某鸡场采用三步法:
问:哪些植物存在饲喂风险?
答:三类植物需警惕:
以万羽鸡场计算:

特别提醒:2025年农业农村部修订《饲料卫生标准》,要求构树饲料单宁酸含量≤1.2%,超标将面临行政处罚。
看着鸡群争抢新配比的饲料,张师傅的账本清晰显示:采用植物组合饲喂后,每只鸡养殖周期缩短5天,药费支出下降42%。养鸡用什么植物来喂鸡?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持续监测的养殖日志里——当料肉比稳定在1.8:1,当鸡冠呈现鲜红色,当羽毛在阳光下泛起金属光泽,便是植物营养精准起效的铁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