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刚蒙蒙亮,河北邢台养鸡户老李就蹲在鸡舍里发愁——连着三天,母鸡下的蛋壳上粘着血丝,还有两只鸡直接开始下"无黄蛋"。隔壁村的兽医老王来瞅了眼,掰开病鸡屁股摇摇头:"八成是输卵管闹虫子了,最近十里八乡都传这病呢!"

🔍 中招症状要认清
这种学名叫"前殖吸虫病"的寄生虫,专挑鸡输卵管安家落户。中国禽病研究中心2025年数据显示,散养土鸡感染率高达37%,特别是春夏交接的潮湿季节。虫子作怪时,母鸡先是产软壳蛋,接着蛋壳带血,严重时会排出石灰样分泌物。要是误把病鸡当普通肠炎治,死亡率能飙升到20%以上。
💊 治虫三板斧
山东菏泽的养鸡大户张大姐去年就栽过跟头。她家500只芦花鸡突然集体减产,起初以为是饲料问题,换了三茬饲料不见效,最后解剖死鸡才发现输卵管里爬满芝麻大的虫子。"得亏及时用了吡喹酮片,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拌料,连喂5天。"张大姐现在逢人就提醒:"鸡输卵管有虫怎么治?记住三要点——选对药、算准量、环境消杀要跟上。"
⚠️ 反面教材敲警钟
河南周口的刘老汉可就没这么幸运。发现鸡群异常后,他图便宜买了不明成分的驱虫药,结果药量没控好,30只产蛋鸡集体中毒。更糟的是没做环境消毒,两个月后寄生虫卷土重来。这类惨痛教训印证了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建议:使用阿苯达唑等广谱驱虫药时,必须严格按0.2%比例拌料,投药后24小时内彻底清理粪便。

🌿 防治结合才稳妥
现在有经验的养殖户都搞"驱虫日历":开春用槟榔煎水预防(每只鸡1-2毫升),夏秋交替时换中药驱虫散。安徽阜阳的养殖合作社还摸索出妙招——在鸡饲料里掺3%的南瓜籽粉,既能辅助驱虫,又能改善蛋壳质量。 最关键还是及时处理病死鸡,养殖场地面每周要用3%来苏尔溶液消毒。
看着自家鸡群恢复产蛋,老李总算松了口气。他特意在鸡舍门口贴了张醒目标语:"驱虫药不是糖豆,乱喂真要命!"这朴实的大白话,倒比专家建议更让乡亲们记在心里。说到底,鸡输卵管有虫怎么治?无非是早发现、科学用药、环境管理三管齐下。您要是遇上类似情况,可千万别病急乱投医啊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