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些蛋鸡吃得不少却产蛋量上不去?去年河北张大姐的鸡场就遇到这事——明明按标准配的饲料,5000只鸡每天少捡200个蛋。后来检测发现,问题出在饲料能量值差了11%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,这个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能量指标。

产蛋鸡每天需要的代谢能在260-282千卡之间波动,这个数值相当于成年人每天吃6碗米饭的热量。但具体到饲料配方,每公斤饲料的代谢能建议控制在2.6-2.9兆卡,好比给汽车加油要分92号、95号汽油,不同生产阶段得用不同"标号"。
三个关键影响因素:
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:能量和蛋白比例失衡会导致脂肪沉积。就像人光吃馒头不吃菜会发胖,鸡饲料能蛋比建议维持在15:1,即每兆卡能量配15克蛋白。

去年在山东试验场的数据显示,分阶段调整能量可提升8%产蛋率:
| 阶段 | 代谢能(兆卡/公斤) | 蛋白水平 | 钙含量 | 数据支撑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预产期 | 2.75 | 16% | 2% | 5/11 |
| 高峰期 | 2.8 | 16.5% | 3.5% | 2/7 |
| 后期 | 2.65 | 15.5% | 3.8% | 3/8 |
拿预产期来说,这个阶段鸡的卵巢快速发育,就像青春期需要营养。河北某养殖户在17周龄改用2.75兆卡饲料,开产时间提前5天,头三个月多赚了2万。
今年春天,江西李师傅的鸡场遇到难题:开春后产蛋率降了12%。按7的方法,他把玉米比例从62%降到58%,豆粕从25%提到28%,代谢能从2.8调到2.7兆卡。结果不仅省了饲料钱,产蛋率还回升了9%。

春季调整三原则:
有个反常识现象:能量降低后鸡反而吃得更多。这是因为低能饲料体积大,就像喝粥比吃饭容易饱,需要增加饲喂次数。
对比三种常见配方发现,自配料未必省钱:

| 配方类型 | 代谢能(兆卡/kg) | 成本(元/吨) | 料蛋比 | 产蛋率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全价料 | 2.75 | 3200 | 2.3:1 | 92% |
| 自配基础料 | 2.68 | 2800 | 2.5:1 | 88% |
| 改良配方 | 2.72 | 2950 | 2.35:1 | 91% |
改良配方的诀窍在原料预处理。比如把玉米粉碎成1.5mm颗粒,豆粕经膨化处理,这样消化率能提升6%。山西王老板用这方法,300天周期多产了200箱蛋。
没有专业设备怎么办?这里教三招:
河南刘大姐发明了"三三制"检测法:每天早中晚各记录3只鸡的采食时间,发现吃料超6分钟就加能量,少于4分钟就减。这个方法让她家鸡场料蛋比常年保持在2.4:1。

个人观点:
能量调控就像给鸡做"私人订制营养餐"。建议新手准备两个配方:基础版按2.75兆卡配,调整版预留5%的替换空间。记住,好饲料不是算出来的,是观察出来的——当鸡群主动啄食、粪便成型、蛋壳光亮时,这就是最佳能量状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