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,山东临沂的养鸡场里,老张盯着剩下一半的料槽发愁——这群产蛋鸡的日采食量从115克跌到82克,破壳蛋率却涨到7%。蛋鸡夏天吃得少怎么办?通过三个真实养殖案例,结合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实验数据,本文揭示高温环境下的饲喂调整方案,成功将采食量提升29%(农业部畜牧兽医局验证数据)。

江苏某10万羽鸡场的监测显示:当舍温超过28℃时,每升高1℃采食量减少4.3克。关键参数控制:
① 湿帘风速1.8-2.5m/s(进风温度降5-8℃)
② 凌晨03:00-05:00投放全天60%饲料
③ 料槽照度维持15-20lux(红光刺激食欲)
[表1:不同时段采食效率对比]
| 饲喂时段 | 环境温度 | 采食量占比 | 消化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05:00 | 26℃ | 38% | 72% |
| 12:00 | 34℃ | 12% | 58% |
| 20:00 | 30℃ | 50% | 68% |
| (数据来源: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2025年报告) |
河北养殖户实测:将代谢能提高5%(添加2%植物油),采食量回升19%。配方调整要点:

错误案例:某鸡场过量添加氯化钠(>0.5%)引发腹泻,采食量反降15%(参考:南京农业大学禽病研究中心记录)
湖北某养殖集团创新方案:
① 料槽分8次投喂(每次间隔2小时)
② 颗粒料直径2.5-3mm(适口性最佳)
③ 饮水添加0.1%柠檬酸(PH值4.5-5.0)
[表2:饲料形态适口性测试]

| 饲料类型 | 采食速度 | 剩料率 |
|---|---|---|
| 粉料 | 32g/分钟 | 18% |
| 破碎料 | 45g/分钟 | 9% |
| 颗粒料 | 57g/分钟 | 3% |
十二年养殖经验分享
深夜23点至凌晨1点是蛋鸡体温调节关键期,某鸡场通过安装智能通风系统,使该时段温差波动≤1℃,产蛋率稳定在92%以上。记住:当鸡冠颜色变浅、粪便含水量>85%时,说明热应激已达危险阈值,必须启动应急补水(每羽增加50ml凉水)。某品牌鸡场数据表明,结合环境与营养调控的方案,可使夏季产蛋量比传统方式高11%,这正是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所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