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早上打开鸡舍,发现垫料上全是稀粪,小鸡蔫头耷脑地缩在角落。山东养殖户老张就吃过这个亏——去年他的3000只雏鸡因为拉稀,半个月死了将近500只,直接损失2万多块。这种让新手头疼的病症,就是养殖圈常说的涩肠止痢。

拉稀背后的真凶是谁?
先别急着喂药!去年河南某养殖场的检测报告显示,67%的拉稀病例都是错误用药导致的。真正病因通常逃不出这三类:
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看粪便颜色。白色石灰样的多是细菌感染,绿色粘液状的要警惕病毒,带血丝的基本是球虫作祟。
救命还是害命?选药陷阱揭秘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乱用药。广西李大姐的惨痛教训:给拉稀小鸡喂了人用止泻药,结果第二天死了200多只。

安全用药清单(以30日龄雏鸡为例):
① 细菌性拉稀:
重点提醒:用药期间要把饲料蛋白含量降到16%,太高会加重肠道负担。
防病比治病更省钱
江苏王老板的鸡场三年没爆发过拉稀,他的秘诀就藏在日常管理里:

最近他们场测试的新方法更绝——在饲料里加3%的炒焦米,不仅止泻效果好,还能让鸡群提前3天出栏。这法子成本每吨只增加50块钱,比用药划算多了。
干了8年兽医,我发现个规律:越是急着止泻的养殖户,损失反而越大。去年处理过的一个案例特别典型——养殖户给小鸡灌了止泻药,结果粪便堵在肠道里引发中毒,2000只鸡救回来的不到800只。所以记住,遇到拉稀先查病因,别急着堵肛门!现在好多人在饲料里加蒙脱石粉,这东西短期有效,但用超过5天会影响维生素吸收,反而埋下更大隐患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