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养殖户王大姐盯着鸡舍里成筐的薄壳蛋,手指甲深深掐进饲料袋的封口线。这批新换的预混料明明标注着"高钙配方",可连续三周破蛋率高达15%。直到畜牧站送来检测报告才揭晓谜底——帝斯曼蛋鸡预混料的含量中钙磷比失衡,实际钙含量比标注值低了23%(检测依据:GB/T 5916-2025《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》)。

| 指标 | 标准值 | 王大姐饲料 | 偏差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代谢能(MJ/kg) | 11.3 | 10.8 | -4.4% |
| 粗蛋白 | 16.5% | 15.2% | -7.9% |
| 钙磷比 | 4:1 | 3.2:1 | -20% |
| 维生素D3 | 3000IU/kg | 2100IU/kg | -30% |
| (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《蛋鸡营养需要量》2025版) |
湖北黄冈养鸡场的教训:
🔴 错误操作:将帝斯曼5%预混料与玉米简单混合,未添加豆粕
🔴 后果:粗蛋白仅12.8%,产蛋率从92%跌至78%
💡 正确配比:玉米62%+豆粕24%+预混料5%+石粉9%(钙含量需达3.8-4.2%)
江苏南通示范基地的黄金配方:
1️⃣ 能量调节:添加2%植物油提升代谢能至11.5MJ/kg
2️⃣ 钙源优化:用颗粒钙替代30%石粉,延长钙释放时间
3️⃣ 增效秘诀:每吨饲料添加50g胆汁酸,促进维生素吸收
👉 实施效果:

🔍 预混料"三查"原则:
🔍 营养协同效应:
维生素D3与钙磷需严格按1:100:50比例配伍,就像"钥匙与锁"的关系。某养殖场将D3提高至3500IU/kg,配合4.2%钙含量,使蛋壳厚度增加0.03mm(正常范围0.32-0.38mm)。
当王大姐的鸡舍重新响起"咯咯哒"的欢叫,蛋托上的红壳蛋排列得如同待检阅的士兵。新配方实施20天后检测显示:蛋壳强度从32N/cm²提升至41N/cm²(标准值≥35N/cm²),破蛋率稳定在3%以内。看着冷链车拉走的新鲜鸡蛋,她终于领悟——用好预混料不是照单全收,而是量体裁衣的科学配比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