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养殖户老张最近急得嘴角起泡——养了8000只海兰褐,产蛋率从95%暴跌到82%,每天少捡600个蛋。这种情况每年让30%的新手养殖户亏钱,其实产蛋高峰期管理有诀窍,三个关键指标把控好了,能让高峰期维持8个月以上。

江苏某10万羽鸡场做过对比实验:
2025年饲料研究所数据:

广西高温季节实测:
| 鸡舍温度 | 采食量(g) | 产蛋率 | 蛋重(g) |
|---|---|---|---|
| 21℃ | 115 | 94.5% | 62.3 |
| 25℃ | 107 | 92.1% | 61.8 |
| 29℃ | 98 | 86.7% | 60.2 |
| 救命方案: | |||
| ① 水帘+纵向通风(投资8万元,两年回本) | |||
| ② 凌晨3-5点喂料(全天最凉爽时段) | |||
| ③ 饮水添加维生素C(缓解热应激) |
问:怎么判断鸡群营养够不够?
看三个信号:
① 蛋壳颜色变浅(缺钙)
② 下午产蛋量占比<35%(缺能量)
③ 鸡冠发白倒伏(缺维生素)
问:突发降蛋怎么应急?
三步抢救法:

某集团鸡场数据: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的栋舍,300日龄后料蛋比稳定在2.15:1,比管理粗放的鸡群每只多赚8.7元。记住:当发现鸡蛋表面出现钙斑(像撒了盐粒),说明石粉粒径不对——这时候把石粉换成2/3大颗粒(3-5mm),蛋壳质量立竿见影改善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