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保定养殖户老王最近犯了愁——刚买的浓缩饲料包装上写着"需混合玉米使用",他图省事直接撒给鸡群吃。三天后30%的鸡出现腹泻,兽医诊断为"蛋白质中毒"。这个案例揭开核心问题:浓缩饲料能不能喂生的鸡?答案是否定的,但如何科学处理才能既保安全又降成本?

浓缩饲料通常含35-45%粗蛋白,是普通全价料的2.5倍。山东饲料研究所检测发现:
正确处理方法应分三步:
河南某鸡场对比实验显示,加工后的浓缩饲料喂养组,料蛋比从2.8:1优化至2.3:1,每万只鸡年省饲料费4.7万元。

江苏养殖户张姐的教训值得警惕:连续生喂7天后,鸡群出现"爪垫炎",治疗费用比饲料节省金额多出2.3倍。她现在严格执行"三不原则":不混合不喂、不加热不喂、不检测不喂。
安徽刘老板算过账:购置二手膨化机后,饲料转化率提升18%,设备成本8个月回本。他特别提醒:处理后的饲料需在6小时内喂完,避免二次污染。
遇到停电无法加工时,可采取应急措施:

但连续应急使用不得超过3天。湖北某养殖场暴雨期间采用此法,成功避免5000只鸡断粮损失,但后续检测显示该批次鸡的胸肌率下降2.8个百分点。
看着自家鸡舍重新恢复生机的鸡群,老王现在逢人就说:"浓缩饲料不是方便面,不能开袋即食。"这话糙理不糙,毕竟省下的加工费还不够付兽医药费零头。下次准备偷懒时,建议先算算治疗成本和减产损失哪个更肉疼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