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畜禽饲料 鸡饲料 >
肉鸡是怎么研制出来的?3个选育关键要掌握

作者:饲界百宝箱 时间:2025-11-20 阅读:492

山东养殖户老刘去年引进了"速生鸡"品种,42天出栏时均重却比邻居轻0.6斤。这事儿得从广西某育种公司的实验室说起——他们培育的新品系肉鸡,胸肌率比常规品种高8%,但90%的养殖户都不知道选育门道。肉鸡是怎么研制出来的?关键在于破解这三个遗传密码。

肉鸡是怎么研制出来的?3个选育关键要掌握

​父系母系搭配有玄机​
广东某核心育种场的黄金组合:
✅ 父系:安卡鸡×隐性白羽鸡(侧重胸肌发育)
✅ 母系:罗斯308×艾维茵(强化产蛋性能)
✅ 杂交后代:料肉比1.48:1,成活率98.2%
河北养殖户张哥的教训:
❌ 盲目追求生长速度忽略抗病性
❌ 引进曾祖代种鸡却不会维持血统
❌ 连续3年自繁导致生产性能下降27%
关键数据:

代数受精率孵化率
曾祖代92%86%
父母代95%91%
商品代97%94%

​营养需求随世代更迭​
福建某研究院的饲喂方案:
① 祖代种鸡:产蛋期钙含量3.8%(防软壳蛋)
② 父母代肉鸡:28日龄后代谢能3100大卡/kg
③ 商品代肉鸡:添加0.05%甜菜碱(促脂肪代谢)
对比试验显示:

  • 传统配方组42天均重2.8kg
  • 精准营养组42天均重3.1kg
    特别注意:祖代鸡禁用促生长剂,否则会导致后代生产性能下降(数据来源:《动物营养学报》2025年第6期)。

​环境应激模拟训练​
江苏某育种基地的独门秘技:
√ 雏鸡期每天2小时38℃热应激训练
√ 3周龄时降低5%含氧量持续48小时
√ 运输前72小时播放发动机噪音
这些操作使商品代肉鸡的:

肉鸡是怎么研制出来的?3个选育关键要掌握
  • 运输死亡率从3.2%降至0.8%
  • 屠宰失水率从5.3%降到3.1%
    但要注意:训练强度超过临界值会引发不可逆损伤,某养殖场因过度控氧导致15%雏鸡心包积水。

现在说点大实话:肉鸡是怎么研制出来的?核心在持续选育。美国某公司每年测定10万只鸡的胸肌厚度,只选前0.3%作为种源。建议养殖户每两年更新一次种源,千万别轻信"终身高产"的宣传。要是发现鸡群出现脚垫皮炎比例超过5%,就该考虑换品种了——这是生长速度与骨骼发育失衡的预警信号。
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jisiliao/125897.html

标签: 选育,肉鸡
Copyright ©2019-2024 好饲料网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