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乡,咱们今天唠点实在的!为啥别人家的散养鸡个个膘肥体壮,自家养的总是蔫头耷脑?饲料钱没少花,效果却差强人意?别急,这就把压箱底的配方门道掰开揉碎讲明白!
重点记住三大金刚:能量、蛋白质、矿物质。玉米提供能量像汽车加油,豆粕补充蛋白质好比建房子,贝壳粉里的钙质就是母鸡下蛋的"弹药库"。我去年给老周家设计的配方,硬是把产蛋率从65%拉到了82%,关键就在这黄金三角配比。
雏鸡期(0-8周)
玉米55%打底,掺30%豆粕补蛋白,记得加2%鱼粉强化营养。就像养娃要喝奶粉,这个阶段马虎不得!
育成期(9-20周)
玉米加到60%,豆粕降到25%,添3%骨粉强健骨骼。这时候的鸡就像青春期少年,光长个子不长肉可不行。
产蛋期
玉米58%保能量,22%豆粕稳蛋白,5%石粉补钙最关键。李婶家母鸡用了这个配方,破壳蛋减少七成多。
咱们算笔明白账:100只鸡每天吃成品料要15块,自配料不到9块。但要注意,自配得花时间搅拌,养300只以下划算,超过500只还是得买搅拌机。成本对比:
去年王叔就栽在霉变饲料上,鸡群集体拉稀。记住三招:
每天喂量别超总量20%!举个反面教材:赵大哥用红薯藤替代30%主粮,结果鸡越吃越瘦。正确打开方式:
这是实战验证的万能基础方,建议收藏:
原料 | 占比 | 成本(元/斤) |
---|---|---|
玉米 | 60% | 0.95 |
豆粕 | 25% | 1.6 |
麦麸 | 10% | 0.8 |
预混料 | 5% | 2.0 |
这个配方每斤成本1.12元,比市售料便宜三成八,关键是能根据鸡群状态随时调整。 |
养鸡这事儿吧,配方固然重要,但别当甩手掌柜。我这些年悟出个理:好饲料不如好管理!定期观察鸡群粪便,摸摸鸡冠温度,比死磕配方管用多了。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别信啥特效秘方,把基础配方吃透,结合自家情况微调,准保养出金凤凰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