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河南老王家闹心得很——每天喂3斤精饲料,500只鸡反而少下200个蛋!跑去邻居家一看,人家用玉米秸秆发酵饲料,成本便宜三分之一,产蛋量还多两成。这事儿说明啥?饲料贵≠效果好,关键得懂门道!
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盯着玉米豆粕不放。山东张婶去年用陈化粮喂鸡,结果黄曲霉毒素超标,直接赔了2万医药费。记住这几个保命原则:
✅ 玉米别超62%:能量过高会让鸡早产,产蛋期反而缩短
✅ 豆粕替代法:用10%棉籽粕+5%菜籽粕,每月省下2400块饲料钱
✅ 贝壳粉要过筛:颗粒>2毫米的会划伤鸡胃,补钙不成反要命
(偷偷说个秘诀:往饲料里拌0.3%的辣椒粉,产蛋量能蹿15%!但记得把辣椒籽挑干净,不然鸡会互啄屁股)
我刚开始养鸡时也犯迷糊,直到拜师学了这套分阶段喂养秘籍:
1️⃣ 0-6周雏鸡期
👉 粗蛋白飙到20%,鱼粉含量不能低于5%
👉 每吨加150克硫酸铜,预防软骨病超管用
👉 千万!千万!别喂麸皮——雏鸡肠胃嫩得像豆腐
2️⃣ 7-20周育成期
👉 玉米比例降到55%,麸皮加到10%控体重
👉 钙含量卡在0.8%,多了影响骨骼发育
👉 每周喂3次保健砂,砂粒大小选2-3毫米
3️⃣ 产蛋期黄金配方
👉 玉米60%+豆粕22%+石粉8%打底
👉 每吨加80克复合维生素(记得用遮光袋保存)
👉 每天下午4点补喂碎贝壳,蛋壳厚度暴增30%
去年唐山有个养殖户,把维生素C和胆碱混着喂,第二天鸡全蔫了。血的教训告诉你:
(说个冷知识:饲料里加0.05%小苏打,夏天能防鸡中暑,饲料转化率还能提12%)
知道为啥老养殖户都半夜喂鸡吗?河北李哥把喂食时间调到凌晨2点,配合红光照明,产蛋率直接爆涨25%。关键要调整配方:
• 夜饲加0.5%植物油促吸收
• 补喂0.8%蛋氨酸提升利用率
• 取消早晨那顿,改喂青饲料
(他现在3000只鸡每天多赚200块,电费才多花8块钱,这买卖划算吧?)
见过把饲料堆在墙角的吗?开封的料袋超过7天,维生素A能流失50%!这三个保命原则记牢:
(教你个土方子:往饲料垛里插几根空心竹筒,防霉效果比抽湿机还灵)
突然发现蛋壳长麻点?八成是盐分超标!三步急救法:
上个月山东老周家鸡群集体下软壳蛋,照这法子三天就救回来了。记住啊,饲料含盐量绝对不能超过0.37%!
内蒙古有个基地把粉碎机筛网从3mm换成1.5mm,结果每只鸡年均多下32个蛋。原理很简单:
• 1.5-2mm颗粒最适合鸡胃研磨
• 过细的饲料会黏住嗉囊
• 过粗的消化率暴跌30%
(他们现在每吨饲料多转化出45斤鸡蛋,这技术不服不行)
说到底,养鸡就像炒菜——火候、配料、手法缺一不可。别总想着走捷径,把基础配方吃透了,哪怕用便宜原料照样能高产。送大家句话:鸡的胃不是垃圾桶,科学喂养才是硬道理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