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土鸡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?明明都是土鸡苗,隔壁老王家养的鸡油光水滑卖高价,自家鸡却瘦得像竹竿还总生病?今儿咱们就唠唠这饲料里的门道,手把手教你整明白配方里的弯弯绕绕!
刚破壳的小鸡崽子啊,就跟新生儿似的,肠胃只有大鸡三分之一大!这时候的饲料得按“三字诀”来——高蛋白、细颗粒、易消化。照这个方子准没错:
5-8周龄的土鸡跟吹气球似的,日均增重18-22克!这时候得调整配方:
想要鸡肉紧实、皮下脂肪像雪花纹?得这么整:
别当配方强迫症患者
东北王哥用碎米顶替30%玉米,配上本地大豆搞出"杂粮配方",反而更受收购商待见。记住粗蛋白别低于16%就成。
青饲料是把双刃剑
去年广西阿强用香蕉叶喂超量,鸡群集体拉稀,五千只鸡直接报废。青饲料千万别超过日粮20%。
预混料水太深
山东老赵买过掺滑石粉的假货,三个月少赚2.8万!认准含蛋氨酸+氯化胆碱的正规品牌准没错。
拿千只鸡算笔账:
阶段 | 自配料成本 | 成品料成本 | 月省金额 |
---|---|---|---|
育雏期 | 2.8元/斤 | 3.6元/斤 | 1200元 |
生长期 | 2.5元/斤 | 3.2元/斤 | 1600元 |
育肥期 | 2.3元/斤 | 3.0元/斤 | 1800元 |
云南有个老哥自配料没拌匀,一半鸡发育不良,倒贴了治疗费。所以说啊,搅拌均匀比配方更重要! |
养了十多年土鸡,发现个怪事:那些整天抱着配方表较劲的,反而不如会"看鸡下料"的老农养得好。我们村李大爷,虽说不知道啥叫代谢能,但人家会盯着鸡冠颜色调饲料——发白就加鱼粉,发紫就减玉米。这土办法愣是让他的料肉比常年保持在2.3:1,比科班出身的还低!
要我说啊,好配方不是死的数字,而是活的观察。新手头一年先照标准配方走,等摸清自家鸡的脾气了,再慢慢调整。记住,养鸡这事儿七分看管理,三分在饲料,就跟炒菜似的,火候拿捏不好,再好的食材也是白搭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