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如何快速鉴别预混料好坏?这个问题困扰着六成养殖新手。去年我的邻居老王就吃了大亏,花大价钱买的所谓"进口高端料",喂了三个月鸡群集体掉膘。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,那些藏在配料表里的猫腻。
第一看颜色,正常预混料应该是灰白色带星星点点的矿物质颗粒。要是发现整袋料子颜色特别均匀,像面粉那样细腻,八成是掺了石粉充数。去年河北查处的假料案里,黑心商家就是用石粉兑色素,成本直降60%。
第二闻味道,抓把料子捂手里搓热了闻。合格产品应该有淡淡的维生素味,类似麦片香。要是闻到刺鼻的化学味,或者甜得发腻,小心是用了工业级原料。重点提醒:真正含鱼粉的预混料反而有轻微腥味,那些号称"添加鱼粉"却香喷喷的绝对有问题。
第三试溶解,取50克料兑500毫升温水。正常情况应该能看到分层:维生素浮面,矿物质沉底。要是全部溶解成浑汤,说明载体用了劣质麸皮。教你们个绝招——用这个水浇盆栽,三天内植物枯黄的话,重金属绝对超标。
去年山东某大厂的教训够深刻了吧?他们的检测报告各项指标都合格,最后还是被查出硒含量超标3倍。问题出在哪里?原来厂家玩了个时间差:送检的是特制样品,实际生产时偷工减料。这里教大家三招破局:
特别要注意,正规报告必须有CMA认证标志,那个蓝色印章可不是随便能伪造的。有个简单验证方法: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,输入报告编号一查便知真假。
最近走访了二十多家养殖场,发现个惊人规律:用便宜料的反而赚钱更多?看组对比数据就明白:
指标 | 低价料用户 | 高价料用户 |
---|---|---|
日均增重 | 32g | 28g |
料肉比 | 2.8:1 | 3.1:1 |
药费支出 | 0.6元/羽 | 1.2元/羽 |
这些数据来自河南三家年出栏10万羽的鸡场。原因其实很简单——高价料未必适合当地饲粮结构,就像北方人硬要吃南方大米,消化吸收肯定出问题。 |
说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:那怎么找到适合自己鸡场的料子?我的经验是做好三件事:
上个月刚帮江苏的养殖户老李揪出问题料,方法就是查羽毛锌含量——正常值应该在100-120mg/kg,他家的居然飙到280mg/kg。后来发现是预混料厂家私自提高了锌含量,就为了让鸡毛看起来光亮好卖货。记住,养殖不是变魔术,脚踏实地比什么都强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