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某中型养殖场去年12月出现单日亏损800元的惨痛案例:3000只蛋鸡日均耗料增加1.2吨,产蛋量却下降25%。核心问题出在沿用秋季配方,导致鸡群将60%能量用于御寒。这揭示一个关键认知:冬季饲料必须重构能量结构。
为什么玉米要加到70%?
实验数据显示:当环境温度低于10℃时,每降1℃需增加3%代谢能。将玉米占比从常规的62%提升至68-70%,配合1.5%植物油添加,可使饲料净能值突破2850kcal/kg。
山东潍坊养殖户实测对比:
项目 | 常规配方 | 冬季优化版 |
---|---|---|
日均产蛋量 | 28.5kg | 32.8kg |
料蛋比 | 2.6:1 | 2.3:1 |
单鸡日成本 | 0.83元 | 0.72元 |
豆粕添加量并非越多越好。18%豆粕+2%发酵菜籽粕的组合,比纯用20%豆粕的配方:
特别提醒:冬季慎用棉粕,其游离棉酚在低温环境代谢周期延长2倍,易引发中毒。
90%养殖户不知道的真相:维生素C在饮水中的有效期仅4小时。早晚两次饮水添加法(每次0.5g/L)比全天混饲:
重要数据:维生素E添加量需从10mg/kg增至15mg,配合0.02%硒元素,可使蛋壳厚度增加0.03mm。
下午3-5点单独补饲2.5-3mm贝壳颗粒,对比全天混饲方案:
操作要点:将全天钙源的30%转移至下午补充,贝壳粉与石粉按7:3配比。
在山西运城跟踪5个鸡场发现:凌晨5点补光时同步喂食的鸡群,比常规7点喂食的: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