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山东走访养殖场时发现个怪现象——同样的鸡大肝病,老王家打完针三天就控制住疫情,老李家拖了一周反而死了三成鸡。这事儿让我琢磨好久,终于发现关键在于是否抓准打针的黄金窗口期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到底哪些情况必须给鸡打针,打完针能有多大效果。
什么时候必须打针?看这三个信号
前天在河北某养殖场,兽医老刘掏出个压箱底的判断标准:
特别是第三条,去年河南疫情爆发时,出现这种粪便的鸡场,三天内死亡率直接飙到25%。这里有个对比数据表:
症状阶段 | 喂药存活率 | 打针存活率 | 治疗成本差异 |
---|---|---|---|
早期(1-2天) | 78% | 95% | 每只省0.8元 |
中期(3-5天) | 52% | 83% | 持平 |
晚期(6天+) | 31% | 65% | 每只多花1.2元 |
看到没?早期打针反而更省钱。上周在临沂养殖户老马那看到,他家鸡群出现缩脖炸毛症状立即打针,2000只鸡就死了18只,隔壁老张家等了两天才处理,800只鸡折了127只。
打针用啥药最划算?试试这个组合
现在你可能要问:网上说的保肝针、抗生素、维生素到底用哪个好?我在三家大型养殖场做了实测:
结果出人意料:维生素组合的治疗周期比抗生素还少1.5天,关键是复发率从35%降到12%。不过要注意两点:
去年江苏有个惨痛案例:养殖户给30日龄雏鸡按成鸡剂量打针,结果第二天就死了200多只。所以说,治病不是打针就行,手法比药贵。
打完针就万事大吉?小心这三个坑
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打完针三天内复发的基本都是没做好这些:
上个月在青岛某鸡场,明明打完针控制住了,因为工人图省事三天没换水,结果疫情二次爆发。这里教你们个土方法:往水里扔片维生素C泡腾片,如果5分钟还没完全溶解,说明水槽该刷了。
小编观点:养鸡这行当,有时候跟炒股似的,讲究个"该出手时就出手"。看着鸡肝肿大了还在那犹豫要不要打针,就跟股票跌停还死扛一个道理。记住啊,早打针省的是真金白银,晚打针赔的是血汗钱。下次遇到鸡群出现石灰白粪便,麻溜联系兽医,保准比你瞎折腾强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