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养鸡的新手八成遇到过这种魔幻场景:明明喂着每吨5000元的高档料,鸡窝里却三天两头出现软壳蛋。去年镇上老周就栽在这事上——他给2000只蛋鸡喂着21%蛋白的肉鸡料,结果产蛋率暴跌40%。咱们今天就唠明白,这饲料里的营养门道到底怎么左右着母鸡的"生产力"。
▌蛋白质迷思:多≠好,平衡才是王道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猛加豆粕,觉得蛋白高=产蛋多。但去年李哥的教训告诉我们:
关键要记牢:
原料类型 | 蛋白含量 | 消化率 | 每吨成本 | 推荐占比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豆粕 | 43% | 85% | 4200元 | 22%-25% |
棉籽粕 | 38% | 68% | 3200元 | ≤8% |
菜籽粕 | 36% | 72% | 2900元 | ≤5% |
▌钙磷比要命:石粉不是万金油
王婶去年死活想不通:"每吨料加80kg石粉,咋还天天捡破蛋?"检测报告显示钙磷比高达6:1(标准应为4:1)。记住这组救命数字:
▌自问自答:这些坑你踩过吗?
Q:为什么喂了多维素还出现瘫鸡?
A:九成是D3不足!光照不足的鸡场要把D3加到3500IU/kg料,比标准量多15%。
Q:饲料能量怎么判断是否合适?
A:看鸡冠!鲜红挺立=能量达标;发紫萎缩=需加0.5%植物油。
Q:换料就减产怎么办?
A:试试"三七过渡法":前3天旧料70%+新料30%,第4-7天新旧各半,第8天起全换新料。
▌十五年实战派的老实话
说句的,见过太多人把进口料当灵丹妙药。去年城东养殖场用本地菜籽粕+芝麻饼+鱼粉的自配料,成本比全价料低18%,产蛋量反而高出12%。秘诀就三条: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会偷吃料的鸡往往产蛋更稳。建议每天下午定点撒把破碎玉米,让鸡群"加餐"十分钟。记住啊,母鸡下蛋就像女人怀孕,既要营养充足,又要吃得顺心。把饲料配成母鸡爱吃的"月子餐",保管蛋筐天天爆满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