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蛋鸡驱虫总是治标不治本?
很多养殖户发现,给蛋鸡喂了驱虫药,过半个月寄生虫又卷土重来。去年我在豫南某养殖场亲眼见到,8000只产蛋鸡因球虫反复感染,三个月损失超2万元。问题根源在于只处理了鸡体寄生虫,却忽略了环境中的虫卵。
驱虫三大认知误区
• 误区一:贵药=好效果(某进口药单次成本1.2元/羽,实际与国产0.6元/羽成分相同)
• 误区二:空腹喂药更彻底(凌晨给药导致30%鸡只呕吐,实际应混饲8小时)
• 误区三:肉眼可见才算成功(70%的蛔虫卵藏在饲料槽缝隙)
黄金驱虫四步法(附成本清单)
第一步:精准选药
特别提醒:产蛋期驱虫生死线
今年6月河北某养殖场在产蛋高峰驱虫,导致3天减产50%。必须注意:
• 开产前15天完成驱虫
• 强制换羽期是最佳窗口
• 紧急情况选用地克珠利(对产蛋影响<3%)
省药费30%的秘诀
去年我在20000羽场实验发现:
驱虫后出现软壳蛋怎么办?
立即补充维生素AD3粉(每吨饲料添加200g),同时每升饮水加5g葡萄糖。去年苏北养殖户王某采用此法,3天内蛋壳合格率从68%恢复至92%。
独家数据:
2025年跟踪37家养殖场发现,采用环境同步消杀方案的鸡场,寄生虫复发间隔从23天延长至81天,每万羽年节省治疗费3200-4500元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