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蛋期必须分段喂养,就像给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。根据产蛋率变化,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
产蛋前期(开产至40周龄)
这时候母鸡就像刚上岗的工人,既要长身体又要下蛋。
产蛋中期(40-60周龄)
进入高产期的母鸡,需要"维稳"式喂养:
产蛋后期(60周龄后)
这时候的喂养要像照顾退休老人:
温度是隐形调控手,温度每升高5℃,饲料量就要调整:
温度范围 | 代谢能调整 | 钙含量调整 |
---|---|---|
10-13℃ | +7.7% | 3.0% |
18-21℃ | 基准值 | 3.2% |
29-35℃ | -7.7% | 3.4% |
湿度管理更重要:湿度超过70%时,每天增加10克饲料可预防产蛋下降
Q:产蛋高峰期需要增加饲料量吗?
A:反而要控制!高峰期每只每天110-120克足够,过量会导致脂肪肝。关键是要保证每只鸡每天摄入18.9克蛋白质
Q:饲料配方必须用豆粕吗?
A:可替代40%!用玉米蛋白粉+菜籽粕组合,成本降低20%且不影响产蛋
Q:如何判断喂料是否过量?
看鸡粪:健康粪便应成型且含白色尿酸盐。如果出现黄色稀粪,立即减少5%投喂量
养鸡十年发现个规律:会吃料的母鸡才是好员工。去年帮老张调整饲料方案,把产蛋中期的钙含量从3.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