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养的肉鸡满场乱窜,是不是急得直跺脚?先别慌!这事儿我头两年也犯过糊涂,眼看着鸡群跟马拉松选手似的转圈跑,饲料撒一地就是不吃。后来跟着老师傅蹲了半个月鸡舍才弄明白——养鸡这事,细节比饲料配方还重要!(偷偷告诉你们,我那批鸡最后查出问题竟是饮水管的塑料味太重)
首先得问自己:鸡跑得像没头苍蝇,还是规律性乱窜? 这可是区分疾病和应激的关键哦!去年广西一个养殖场的案例特别典型,温度计显示26℃挺合适,结果用红外测温仪一扫墙面——好家伙!水泥墙吸热后实际温度飙到32℃!
新手最该检查的 三大环境坑:
遇到又跑又不吃的情况,赶紧掏出手机对症状:
症状组合 | 优先排查方向 | 应急土办法 |
---|---|---|
炸毛跑+拉绿便 | 病毒性疾病(如新城疫) | 立即隔离!煮绿豆水当饮水 |
转圈跑+啄同伴 | 缺盐缺矿物质 | 炒粗盐拌砂子(1:10) |
冲刺撞墙+尖叫 | 设备噪音或灯光闪烁 | 蓝光照棚顶+播放轻音乐 |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山东张大哥的鸡群突然发疯似的撞墙,最后发现是 新换的饲料霉变率超标。后来他们买了台二手显微镜,现在每月自检霉菌,损耗率直降40%!所以说啊,想省钱反而得先会花钱。
忙得脚不沾地时怎么快速判断?教你们几个 江湖秘籍:
这里插句闲话:去年帮我表弟处理鸡场危机,最后发现 是自动喂料机的塑料齿轮老化,磨出来的粉末让鸡躁动!所以电器设备真得勤检查,别光顾着看鸡。
别人不告诉你的 三天应急方案:
第一天重点做四件事:
第二天必须确认:
第三天终极验证:
如果情况好转,别急着庆祝! 连续三天测量晨便温度(正常38.5-40℃)。有次我以为问题解决了,结果第三天凌晨温度计一量——好嘛,40.3℃!幸亏发现及时,避免了整棚损失。
说句实在话,养鸡这事儿跟带孩子差不多。我家二舅去年就被鸡群"耍"了一道:检测设备全正常,最后发现是 隔壁新建的5G基站搞得鬼!现在他每次进新鸡苗前,都拿电磁检测仪扫一圈。所以啊,遇到怪事别急着怪自己,有时候真是外因作祟。记住咯:反常的鸡群就是最好的报警器,多看多摸多琢磨,咱们新手也能炼成火眼金睛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