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养的肉鸡总是瘦小?很多新手以为多喂饲料就能长肉,实际上饲料转化率和阶段营养需求才是关键。一只标准肉鸡从出壳到出栏,科学管理能缩短15天饲养周期,节省20%饲料成本。
前20天打基础:雏鸡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,需用粗蛋白21%以上的开口料。每天喂食6-8次,每次间隔不超过3小时,夜间保留2小时熄灯让雏鸡消化吸收。
21-42天拉骨架:降低蛋白至19%,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比例。这个阶段要每天清扫鸡粪2次,保持鸡舍氨气浓度低于10ppm,否则会抑制生长。
43天后冲刺增重:添加1%-5%植物油(豆油最佳),饲料粗蛋白保持17%。此时每平米养殖密度需降至8-10只,过密会导致踩踏伤亡和采食不均。
① 天然诱食剂配方:100公斤饲料加15瓣大蒜+200克艾叶粉,放置3小时再投喂,采食量提升12%。
② 砂粒助消化技巧:在育肥期饲料中掺入1%细砂,能促进肌胃研磨食物,饲料转化率提高7%。
③ 油脂添加时机:出栏前7天开始,每吨饲料添加20公斤豆油+0.2%升华硫磺粉,鸡皮更紧实、肉质更鲜嫩。
夏季在饮水槽加入0.1%小苏打,可缓解热应激;冬季用双层塑料布封闭鸡舍,温度每提高1℃,日增重增加3克。光照管理要遵循"前期24小时照明,后期每日递减1小时"原则,过度光照会导致鸡群亢奋消耗能量。
很多养殖户迷信"三天增重秘方",实际添加激素类药物会导致肝肾损伤。真正安全的增重应选择复合酶制剂(每吨饲料加200克)和益生菌(每公斤饮水加1毫升),既能促进吸收又不留药物残留。某养殖场实测数据显示,使用酶制剂的鸡群比普通喂养组提前5天达到出栏标准,每只多盈利2.3元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