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刚入行的养鸡朋友,你们是不是每天对着饲料桶直挠头?总在纠结喂多了怕浪费钱,喂少了又担心鸡不下蛋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头大的问题——产蛋期的母鸡到底该喂多少料?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操作!
养鸡就像养孩子,不同阶段得吃不同的饭。比如开产期的母鸡得补充高钙高蛋白,可到了换羽期又得玩"饥饿疗法"。重点来了:蛋鸡产蛋期得分成四个阶段伺候:
1️⃣ 开产期(21-30周龄)
这时候的母鸡就像刚上班的年轻人,身体发育和下蛋双重压力。每天每只115-125克饲料最合适,比平时多5-10克。重点要喂:
⚠️举个栗子:张大叔家500只鸡,这时候每天得备足57.5公斤料,少半斤都可能影响产蛋率!
2️⃣ 高峰期(31-50周龄)
劳动模范们产蛋率冲到90%以上,饲料量反而要微调到110-120克/天。但要记得:
💡有个小窍门:用玉米秸秆垫料能让鸡多活动,帮助消化还能省5%饲料!
新手最头疼的就是算不清账,记住这个万能公式:
每日总喂料量 = 鸡群数量 × 单鸡标准量 × 环境系数
👉李婶家有800只高峰期母鸡,最近降温到15℃:
800只 × 115克 × 1.05(温度系数)= 96.6公斤/天
📌环境系数表:
新手最容易犯的三大错误:
1️⃣ 看食槽喂料法:"哎呀槽里没饲料了赶紧加!"——错!这会导致过量投喂,正确做法是每天清槽2次记录实际采食量
2️⃣ 全年用同款饲料:就像人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冰棍,饲料也得季季换配方。比如夏天要多加0.5%植物油
3️⃣ 忽视体重监测:建议每周抽测30只鸡称重,如果体重超标1两,马上减少5克日粮
Q:喂料时间怎么安排最科学?
A:记住这个"433法则":
Q:自配料要注意啥?
A:重点看这三个指标:
Q:饲料发霉了还能用吗?
A:绝对不行!霉变饲料会产生黄曲霉毒素,轻则产蛋暴跌,重则整群鸡中毒。建议每次进货都要检测,存放时加脱霉剂
说句掏心窝的话,养鸡这事儿真不能照搬教科书。去年我们村王大哥家鸡场闹流感,产蛋率暴跌到40%,他硬是靠着我教的三招起死回生:
1️⃣ 把饲料蛋白临时提到19%救急
2️⃣ 每天加喂2小时紫外线灯照
3️⃣ 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
结果半个月就恢复到75%产蛋率!所以说啊,饲料用量既要讲科学,也得会变通。记住四个字:"看鸡下料"——鸡的状态就是最好的饲料说明书!
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诀:"前期舍得喂,中期稳住胃,后期省着给,换羽要干脆"。照着这个思路养鸡,保准你的鸡蛋筐天天满当当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