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刚入行的养鸡新手,是不是经常摸着脑门纳闷:明明都是玉米豆粕拌的饲料,隔壁老王家天天下双黄蛋,自家鸡三天两头给你下软壳蛋?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急得慌,今儿咱就掰扯清楚,饲料里那点营养门道咋就拿捏着母鸡的"命根子"。
▌新手交学费实录:三大坑你踩过几个?
去年帮二十几家养殖场做诊断,发现新手十有八九栽在这仨坑里:
举个现成例子:张大姐去年贪便宜用肉鸡料,300只鸡从每天240个蛋暴跌到160个。改回蛋鸡料才半个月,立马回升到220个。这差距够买半年饲料钱了!
▌蛋白陷阱:多喂不如会喂
老有人觉得蛋白越高越好,去年李哥的惨痛教训给咱敲警钟:
关键得记住:
瞅瞅这个对比就明白:
豆粕43%蛋白消化率85%,但赖氨酸超标;棉籽粕38%蛋白便宜,但含要命的游离棉酚;菜籽粕36%蛋白性价比高,可硫苷含量能坏事。得学会掺着用!
▌自问自答:这些疑问你也有吧?
问:为啥喂了多维素还出软脚鸡?
答:十有八九缺D3!密闭鸡舍得喂到3800IU/kg料,比露天多两成。
问:饲料能量合不合适咋判断?
答:看鸡冠子!鲜红挺立=刚刚好;发紫打蔫=得加0.6%植物油。
问:换料就减产咋整?
答:试试"三天过渡法":头三天旧料80%+新料20%,第四天开始对半开,第七天全换新。
▌二十年老养殖户的碎碎念
说句的,见过太多人把进口料当神药。去年帮老周家改用本地花生饼+芝麻粕+鱼粉的自配料,成本直降28%,产蛋量反增12%。诀窍就三条:
最近发现个邪门现象:会偷吃料的鸡产蛋更稳当。建议每天下午定点撒把碎玉米,让鸡群"加餐"十分钟。养鸡这事儿吧,就跟哄媳妇似的——得懂母鸡心思,把饲料配成它们惦记的"心头好",这蛋筐想不满都难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