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总发现自家养的鸡要么抢水喝得肚子滚圆,要么啄两口饲料就蔫头耷脑?新手养鸡最常见的坑就是——以为饲料和水随便配就行。去年我邻居老王养了200只蛋鸡,按1:2的标准配比喂,结果夏天产蛋量直接腰斩,光买药治拉稀就花了三千多。今儿咱们就仔细说说这个门道。
"为啥我家鸡喝水量忽多忽少?" 这事儿得看三个关键指标:
举个活例子:我表弟养肉鸡,总按1:2配比喂。结果发现鸡爪子老沾着湿漉漉的饲料,后来把水槽和料槽间距从1米缩到50厘米(2教的办法),饲料浪费立马少了一半。
肉鸡和蛋鸡的喝水套路完全不同(数据来自2和5):
阶段/类型 | 每日喝水量 | 黄金操作时段 | 要命细节 |
---|---|---|---|
0-3周肉鸡 | 70-150ml | 早上6-8点 | 水温必须25℃以上 |
下蛋母鸡 | 250ml起 | 下午3-5点 | 每多10%产蛋率+12ml水 |
换羽期母鸡 | 暴跌30% | 避开中午 | 水里加0.1%维生素C |
生病恢复期 | 翻倍 | 随时补水 | 水槽每天消毒两次 |
这里有个要命转折点:当蛋鸡开始下蛋时,水量得从每天170ml开始逐步加。我去年就栽在这儿,有只母鸡连下三天软壳蛋才发现是水没跟上(6说的钙代谢需要大量水)。
去年七月连续高温,隔壁村张婶的鸡两天热死18只。后来专家支了三招:
冬天反过来操作,我家现在用循环加热饮水器,水温保持15℃。最绝的是把干粉料改成温热水拌料(4教的湿喂法),鸡抢着吃,饲料再也没剩过。
养鸡老手打死不说的秘密:
上个月我发现料槽总剩结块饲料,检测才发现是水里氯超标(2提醒的水质问题)。现在每月测两次水质,氯浓度卡在3ppm再没出过幺蛾子。
说到底,饲料和水的比例就像炒菜放盐——尝着合适才行。记住两个死规矩:温度每升1℃就加水量,产蛋率每涨10%就添12ml水。把这些门道摸透了,保准你家鸡群健健康康,下蛋量蹭蹭涨。我现在每天巡三次鸡舍,看着水线反光就知道该不该调比例了,这可比看手机步数带劲多了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