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是不是发现自家养的鸡下蛋越来越少了?明明喂的饲料没变,鸡看起来也挺精神,可鸡蛋就是一天比一天少?新手小白们别慌,这事儿就跟新手养鸡常见问题一样让人头大。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,为啥鸡会突然“罢工”不下蛋,又该怎么让它们乖乖恢复产蛋。
1. 病毒性传染病最要命
像新城疫、禽流感这些病,鸡群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产蛋量能直接腰斩。有个河北的养殖户就吃过亏,鸡群看着好好的,产蛋率却从90%掉到60%,一查才发现是新城疫抗体水平不够。这时候光喂药没用,得赶紧补打疫苗,同时饲料里加维生素和氨基酸帮助恢复。
2. 细菌感染拖后腿
输卵管炎这毛病,新手最容易忽略。鸡开产前要是没做好预防,产出来的蛋不是软壳就是带血斑。有个山东大姐的鸡场就栽在这上头,3000只鸡每天要少捡200多个蛋。后来每月用鱼腥草煮水喂鸡,情况才好转。
1. 营养失衡要人命
问题类型 | 补救措施 | 见效时间 |
---|---|---|
蛋壳薄脆 | 加贝壳粉到5% | 3天起效 |
产蛋率低 | 添0.1%大蒜素 | 1周见效 |
鸡蛋太小 | 豆粕比例提2% | 10天见效 |
特别是用新玉米喂鸡要注意,含水量太高的话能量不够,鸡吃得再多也白搭。有个河南养殖户去年秋收用了新玉米,产蛋率直接掉两成,后来掺了30%陈玉米才缓过来。
2. 饲料霉变最坑爹
发霉的饲料千万别将就着喂!霉菌毒素能让产蛋率腰斩不说,还会伤肝。建议在饲料里加蒙脱石这类脱霉剂,拌料时加个量杯,别凭感觉撒。
1. 温度控制要精准
春秋18-23℃最理想,夏天超过28℃产蛋率掉10%,这时候得开湿帘降温。冬天低于5℃直接停产,有个东北养殖户去年省煤钱没供暖,结果半个月少捡5000个蛋。
2. 光照时间不能乱
每天16小时光照雷打不动,灯泡间隔3米最合适。突然断电哪怕就1小时,第二天的产蛋量准保给你颜色看。建议备个柴油发电机,别心疼那点油钱。
1. 日常操作要温柔
喂料、捡蛋这些活儿得轻手轻脚。有个养殖场因为工人摔了料桶,鸡群受惊后产蛋率连跌三天。建议给饲养员配软底鞋,说话都别太大声。
2. 疫苗要挑时候打
产蛋高峰期千万别打疫苗!有个浙江的养殖户在产蛋率90%时打了新城疫疫苗,结果一周掉到70%。疫苗最好安排在开产前或低谷期,打完记得喂维生素C。
1. 看鸡冠识健康
早晨鸡冠发紫中午恢复正常的,可能是隐性感染。有个老养殖户的经验是,每天清晨开灯前打手电筒检查鸡冠颜色,比什么检测都准。
2. 听声音辨疾病
晚上关灯后贴着鸡舍墙根听,要是听见拉风箱似的呼噜声,八成是呼吸道感染。这时候得赶紧喂金银花提取物,拖久了损失更大。
可能你会问:为啥同样的方法别人有效我用着没反应?
这事儿啊,就跟炒菜火候似的,差一点都不行。比如夏天喂维生素C,每吨料得加到60克才管用,冬天30克就够了。还有那个给鸡听音乐的偏方,放轻音乐能提产10%,但要是放广场舞神曲,产蛋率立马跳水。再比如饲料过渡期,说好7天就是7天,少一天鸡的肠胃就造反。
小编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养鸡这事儿就得像伺候月子,得把鸡当祖宗供着。见过最牛的养殖户,给鸡舍装温控系统比自家空调还高级,灯泡间距都用游标卡尺量。现在知道为啥人家产蛋率常年95%了吧?记住喽,鸡不下蛋就跟机器出故障似的,得先找着病根儿再下药,可千万别病急乱投医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