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养鸡那会儿,我对着饲料袋上的"预混料""全价料"直发懵——这玩意儿跟奶粉似的还分三段?直到亲眼看着隔壁老王家鸡场的产蛋量比我高两成,才明白饲料分类藏着大学问!今天就仔细说,保证你看完能对着饲料配方说出个一二三。
饲料分类的三把钥匙
养鸡老把式常念叨"选料如选妃",得从三个维度看门道:
1、按加工形态分(最常用!)
就像手机分裸机合约机,饲料也分三六九等:
- 预混料:相当于"维生素全家桶",只含微量元素、氨基酸这些核心成分,占0.5%-5%。适合家里有搅拌机的,得自己配玉米豆粕
- 浓缩料:预混料PLUS版,加好了蛋白质和矿物质,占20-40%。掺点玉米麸皮就能用
- 全价料:开袋即用的"满汉全席"。省事但贵,万只鸡场常用这个
2、按生长阶段分(产蛋量关键)
鸡跟人一样,不同年龄吃不同饭:
- 育雏期(0-8周):要吃"婴儿米粉",蛋白得20%以上,得加鱼粉豆饼
- 育成期(9-20周):这时候要控体型,蛋白降到16%,多用麸皮
- 产蛋期:分前中后三期,钙从3.5%提到4.5%。高峰期得加贝壳粉,跟孕妇补钙似的
3、按原料组成分(成本命门)
这里头水最深:
- 能量饲料:玉米小麦占大头,提供60-70%热量
- 蛋白饲料:豆粕鱼粉这些,开产期要加到25%
- 矿物质饲料:石粉补钙,骨粉补磷,别看只占8%,少了就出软壳蛋
自问自答:新手最愁啥?
Q:这么多分类该从哪下手?
我刚起步时也头大,后来琢磨出个"三看定位法":
- 看规模:50只以下用全价料,200只以上用预混料更划算
- 看设备:没搅拌机别碰预混料,配不均匀反坏事
- 算经济账:豆粕涨价就换菜籽粕,玉米贵了改用碎米
Q:阶段喂养真有那么神?
记住这个顺口溜:
"雏鸡吃精长骨架,青年控料防肥胖,开产补钙要趁早,后期磷钙平衡好"
比如产蛋高峰期,每吨料要加50kg石粉,还得配维生素D3促进吸收
个人踩坑实录
去年贪便宜买了掺假鱼粉,结果鸡群集体拉肚子。现在学精了:
- 夏天多加0.3%油脂提高适口性
- 梅雨季必加脱霉剂,省这几块钱能赔整栏鸡
- 试过用5%发酵饲料替代豆粕,破蛋率真降了!专家说的提高15%蛋白吸收率不唬人
小编掏心窝
看完这么多分类是不是更懵了?把握三个原则就行:
- 规模定类型:小户选全价,大户用预混
- 阶段定配方:牢记110天、280天关键节点
- 原料看性价比:豆粕贵换花生粕,玉米涨改用碎米
记住没有最好的饲料,只有最合适的配比。就跟找对象似的,合适才能长久。你现在知道该怎么选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