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刚入行的朋友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怪事?明明每天按时喂饲料,鸡就是不见长肉,还老爱打架。去年我表弟就栽在这上头,五千只鸡养到三十天,体重比邻居家轻半斤,急得他差点把饲料机砸了。后来发现问题就出在饲料颗粒大小上,今天咱就掰扯清楚这个门道。
你知道鸡的嘴巴有多挑吗?去年山东农科院做过实验:给15天的小鸡喂3毫米颗粒,饲料浪费直接飙升22%。反过来用1.5毫米碎粒,每只鸡日均多吃8克料。这就跟婴儿喝奶得用奶瓶一个理,鸡崽子嘴巴小,非给大颗粒就跟让小孩啃排骨似的。
三个要命的误区:
1️⃣ 以为颗粒大顶饿(实际鸡啄不动就少吃)
2️⃣ 全程不换料(从雏鸡到出栏用同款)
3️⃣ 突然换颗粒(鸡群吓得绝食抗议)
我邻居老王家去年就犯过第三条,给30天的鸡突然换大颗粒,三天不吃食直接亏了八千块。后来分三次过渡换料才稳住,这教训够喝一壶的。
干了二十年养殖,我总结出这个"三指法则":
👉 雏鸡期(0-20天):饲料碎得像芝麻粒
👉 生长期(21-40天):颗粒要有绿豆大小
👉 育肥期(41天+):直接上黄豆大的颗粒
去年帮我外甥调过饲料尺寸,好家伙!42天出栏的鸡提前到38天,每只多赚1块2。按他万只规模算,这可是万把块的净利润。记住这个对照表准没错:
鸡龄阶段 | 颗粒直径 | 相当于啥 |
---|---|---|
0-7天 | 0.8-1mm | 细砂糖 |
8-21天 | 1.5-2mm | 小米粒 |
22天+ | 3-4mm | 碎玉米碴 |
突然换饲料这事儿,就跟给人突然换主食一样遭罪。河南张大姐去年就吃过亏,她家鸡换料后集体拉稀,最后不得不请兽医。现在我教你这个"三七过渡法",保准管用:
第一天到第三天:旧料70%+新料30%
第四天到第六天:对半掺着喂
第七天开始:全换新料
记得要选在傍晚换料,这时候鸡的警惕性最低。我试过这法子,过渡期能缩短两天,鸡群应激反应减少八成。
这事儿多数新手都不知道!饲料颗粒不是光看大小,还得试硬度。抓把饲料攥紧再松开,能散开七成的最合适。太硬的颗粒鸡啄十次才碎,太软的又容易糊嘴。
上个月我去饲料厂参观才搞明白,原来颗粒硬度要控制在2-3公斤/平方厘米。有个简单测试法:拿颗饲料放地上,用皮鞋跟轻轻一踩,能碎成三瓣的刚刚好。
要我说啊,养鸡这事儿就跟照顾孩子似的。昨天还有新手问我:"颗粒带点尖角是不是更好?"这想法可要不得!鸡的嗓子眼娇气着呢,圆润颗粒才不伤食道。下次你抓把饲料搓搓看,要是扎手就得换货。记住咯,会挑颗粒的养殖户,饲料袋里都能掏出金疙瘩来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