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刚买了20只小鸡仔,就发现饲料钱像流水一样往外淌?刷短视频总看到有人说"发酵饲料省钱神器",可转头又看见有人哭诉"发酵失败害死整棚鸡"...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?今儿咱们就仔细聊聊,保准让你看完心里有本明白账。
先说个真事儿:我表弟去年养鸡,每月饲料开支硬是比我少花527块!偷偷观察才发现,这货把玉米粉倒进塑料桶闷三天再喂鸡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他家的鸡不仅少生病,下的蛋还比我家的多两成。不过话说回来,发酵这事儿吧,搞好了是省钱利器,搞砸了就是生化武器。
重点来了:发酵饲料成败关键就看四个指标——温度、湿度、菌种、时间。新手最容易栽在温度控制上,上个月我试过中午拌料,结果下午桶里温度飙到42℃,饲料直接酸臭变质。现在学乖了,专门挑早上六点开工,室温控制在25℃左右最稳妥。
刚入门那会儿我也闹过笑话。按抖音教程用红糖水拌麦麸,结果第三天开盖差点被熏晕——那股子腐臭味跟臭水沟似的。后来请教老养殖户才知道,菌种比例错得离谱。正确配方应该是:每10斤主料(玉米粉/豆粕)加1斤麦麸、50克红糖、3克发酵剂。现在我家固定用这个比例,发酵出来的饲料带着淡淡酒香,鸡抢着吃。
材料 | 新手易犯错误 | 正确操作 |
---|---|---|
发酵容器 | 用密封塑料桶 | 带排气阀的发酵袋 |
搅拌工具 | 金属铲子 | 木棍或塑料铲 |
水源选择 | 自来水直接使用 | 凉白开或井水 |
发酵时长 | 死守7天标准 | 看气温灵活调整 |
发现没?细节决定成败。有次我图省事用装过醋的瓶子,结果发酵出来的饲料酸得鸡都不碰。现在专门备着三个带刻度的发酵桶,每次用完拿开水烫一遍,跟伺候祖宗似的。
最头疼的问题来了:发酵失败的饲料怎么处理?上个月我手抖多加了水,饲料变得跟烂泥似的。咨询兽医才知道,轻度失败(微酸无霉变)可以掺30%新鲜饲料喂,重度变质(长绿毛/黑斑)必须整批丢弃。这里说个惨痛教训:邻居老李舍不得扔发霉饲料,喂鸡三天后死了8只,光兽药费就花了六百多。
现在说说你们最关心的省钱效果。按我家50只鸡的规模算:
最近总有人问:"网上卖的发酵剂是不是智商税?"我的经验是,新手用正规厂家产品更保险。去年试过用酸奶当发酵引子,结果成功率只有六成。现在固定用某大牌的EM菌,虽然每包多花5块钱,但成功率能到95%以上。不过要注意,开封的菌剂必须冷藏,超过半个月活性就大打折扣。
最后抛个独家数据:对比普通饲料,发酵料能让鸡的料肉比从2.8:1降到2.1:1。啥意思呢?就是说鸡多吃1斤饲料能多长0.7两肉。不过这个效果得持续喂满三个月才能显现,别指望立竿见影。
小编现在固定每周三早上拌料,周日下午开喂。要说最大感受吧,除了省钱,最明显的是鸡粪没那么臭了,打扫鸡舍时终于不用戴三层口罩了。不过要是遇到连续阴雨天,我还是会直接买成品饲料——毕竟发酵失败的代价可比省那点钱大多了。养鸡这事儿啊,就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一个道理,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行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