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样前24小时必须观察鸡群健康情况,活跃度、进食量、排泄频率等指标直接影响样本有效性。腹泻鸡与健康鸡的粪便要分开采集,病鸡需单独标记样本。建议选择晨间采样,此时粪便含水量稳定,更易获取完整样本。
步骤一:工具准备
• 灭菌采样瓶/密封袋(聚乙烯材质)
• 无菌刮板(长度15cm以上)
• 冰袋+保温箱(检测致病菌必备)
步骤二:现场采集
① 从粪便中部刮取(避开地面接触面)
② 每份样本取3-5g(约拇指盖大小)
③ 活鸡采集需2人配合(防鸡挣扎污染)
步骤三:密封标记
• 立即用双层密封袋包装
• 标注采集时间、鸡舍编号、鸡龄
步骤四:暂存运输
• 寄生虫检测样本4℃保存不超过24小时
• 病原菌检测需-20℃冷冻运输
容器类型 | 适用场景 | 禁用情况 |
---|---|---|
透明塑料瓶 | 常规检测 | 有机溶剂检测 |
棕色玻璃瓶 | 光照敏感检测 | 重金属检测 |
无菌离心管 | 微生物培养 | 大体积样本 |
陷阱1:混合不同鸡舍样本
解决方案:每栋鸡舍单独采样箱,使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。交叉污染会使检测结果偏差达40%
陷阱2:采样器接触地面
破解方法:采用L型弯头刮板,操作时保持45°倾斜角,确保仅尖端接触粪便
陷阱3:高温环境采样
应对措施:夏季选择05:00-07:00时段,用预冷铝盒存放,运输全程温度监控
Q:为什么强调要混合多粒粪便?
A:单粒粪便可能受偶然因素影响,混合3-5粒能提升检测准确性,特别是药残检测需保证样本代表性
Q:采样量是否越多越好?
A:过量样本会加速腐败,病毒检测只需2g,营养分析需要5g,寄生虫检测建议8g
现在养殖场普遍忽视的细节是采样深度,多数人只取表层粪便,其实中层粪便检测寄生虫卵的阳性率比表层高27%。建议用特制套管采样器,能精准获取10cm深度的粪便样本。最近帮某养殖场做沙门氏菌排查时发现,他们连续三次检测阴性,改用分层采样法后,在中层样本中检出阳性菌株——这个案例充分说明采样技术直接影响诊断结果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