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奇怪不奇怪?隔壁王婶家的鸡天天吃得欢实,可鸡蛋产量还没我家的三分之一多!我明明给鸡喂的都是玉米豆粕这些好料啊...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新手养蛋鸡最容易踩的饲料坑,保准你看完直拍大腿——原来问题都出在这儿!
第一个坑:以为饲料越贵越好
去年老李头花高价买了进口鱼粉饲料,结果鸡群集体拉稀。后来才知道,他家鸡舍温度都30℃了还喂高蛋白饲料,这不是火上浇油吗?
第二个坑:饲料配方千年不变
就像人不能天天吃红烧肉,蛋鸡不同阶段需求差得可大了:
阶段 | 粗蛋白 | 钙含量 | 常见错误 |
---|---|---|---|
育雏期 | 19% | 1% | 过早补钙伤肾脏 |
预产期 | 16% | 2% | 忽视光照调节 |
产蛋高峰 | 17% | 4% | 猛加豆粕致痛风 |
你看,要是把产蛋期的饲料拿来喂小鸡,就像给婴儿吃成人饭——不消化啊! |
第三个坑:只看吃料量不看转化率
我家二叔去年养鸡,总觉得鸡吃得越多越好。结果料槽总是满的,后来发现——
问题1:蛋壳薄得像纸咋回事?
上个月张大姐家3000只鸡,每天捡蛋都像在收"破鸡蛋"。后来发现:
问题2:产蛋率忽高忽低为哪般?
老养殖户都知道"三看"诀窍:
这时候啊,得赶紧调整饲料配方:
刚入行的朋友别急着买高价饲料,记住这几个配方比例:
产蛋期万能公式
省钱升级版
把豆粕换成15%菜粕+5%棉籽粕,每月省下300元饲料钱。不过要注意:
禁忌组合
千万别把这几样混着喂:
× 胆碱+维生素C → 相互抵消
× 土霉素+青蒿素 → 毒性翻倍
× 骨粉+碳酸钙 → 吸收率暴跌
养蛋鸡这事儿吧,就跟做饭一个道理——不是食材越贵越好,关键得搭配得当。建议大家每周做次"饲料体检":抓把饲料闻闻有没有哈喇味,看看鸡粪有没有未消化的玉米渣。记住,好饲料是调出来的,不是买回来的!哪天你要是发现鸡开始挑食了,别犹豫,赶紧查查最近是不是换了饲料供应商...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