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养鸡新手朋友,你们是不是每天盯着饲料桶发愁?总在纠结喂多了怕浪费,喂少了又担心产蛋量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难题——蛋鸡产蛋期的饲料用量到底怎么计算?看完这篇,保准你能养出高产又省料的蛋鸡!
蛋鸡产蛋期就像人的不同年龄段,得吃不同的"营养套餐"。根据国家农业技术规范和大型养殖场实操经验,必须分成四个关键阶段来调整饲料:
1. 开产期(21-30周龄)
这时候的母鸡就像刚入职的新人,既要长身体又要完成产蛋任务。每日每只115-125克饲料最合适,比平时多5-10克。重点要补充:
⚠️典型案例:张大叔家500只开产期母鸡,按125克标准计算,每天需备足62.5公斤料,少半斤都会导致产蛋率下降5%。
2. 高峰期(31-50周龄)
劳动模范们产蛋率冲到90%以上,但饲料量反而要微调至110-120克/天。关键调整点:
💡省钱妙招:用玉米秸秆做垫料,既能促进消化又能节省5%饲料成本。
3. 衰退期(51-70周龄)
老母鸡产蛋量下降但蛋重增加,饲料量降到105-115克/天。配方要"三增三减":
4. 换羽期特殊处理
想让老母鸡"返老还童"?前两周只喂粗饲料,后两周逐步加料。这种方法能让产蛋率再提升15%,但要注意:
别被专业术语吓到,记住这个万能公式:
每日总喂料量 = 鸡群数量 × 单鸡标准量 × 环境系数
👉实操案例:李婶家800只高峰期母鸡,环境温度15℃时:
800只 × 115克 × 1.05 = 96.6公斤/天
📊环境系数对照表:
温度区间 | 调整系数 | 原理说明 |
---|---|---|
<20℃ | ×1.05 | 低温需增加能量消耗 |
25-30℃ | ×0.95 | 高温采食量下降 |
>30℃ | ×0.9 | 极端高温需特别控制 |
Q:饲料槽空了就要马上加料?
A:错!这会导致过量投喂。正确做法是每天清槽2次,记录实际采食量,按需补给。
Q:全年用同一款饲料行吗?
A:大错特错!就像人冬夏饮食不同,饲料配方要随季节调整:
Q:需要定期称鸡体重吗?
A:必须的!每周抽测30只,体重超标1两就减5克日粮。忽略这点会导致软壳蛋增加20%。
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研究,不同季节的蛋白能量比要动态调整:
举个配方实例:
成分 | 夏季比例 | 冬季比例 |
---|---|---|
玉米 | 58% | 62% |
豆粕 | 26% | 22% |
植物油 | 0.5% | - |
石粉 | 8% | 7.5% |
干了十几年养殖,我最深的体会是:饲料用量既要讲科学更要会变通。去年我们镇上有家养殖场遭遇禽流感,产蛋率暴跌到40%。老板按我说的三招操作: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