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同样的鸡苗,为啥别人家的鸡长得快又壮?"这问题八成出在饲料配方上!今天咱们就唠唠大肉鸡颗粒饲料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门道。
核心问题:为啥要分阶段调整饲料配方?
这里有个关键点:鸡宝宝和成年鸡的肠胃需求就像婴儿和成年人!0-4周的雏鸡需要19.5%高蛋白(豆粕加到21%),就像婴儿奶粉得营养密集;到了9周后的育肥期,重点换成12.25MJ/kg高能量(玉米加到61%+动物脂肪5%),说白了就是让鸡儿们"贴秋膘"。
举个栗子对比:
阶段 | 玉米比例 | 豆粕比例 | 核心营养目标 |
---|---|---|---|
雏鸡期 | 55.5% | 21% | 促器官发育 |
育肥期 | 61% | 11% | 快速增重 |
灵魂拷问:配错了会咋样?
🚨能量不足?鸡群疯狂干饭却光吃不长肉!蛋白超标?肝肾负担重得像996打工人!12.25-12.56MJ/kg能量+16-19%蛋白才是黄金搭档(实测数据来自多家养殖场)。
必背公式:
省钱绝招:玉米碴替代40%玉米,吨成本立减35块!再搭配棉籽粕8%+菜籽粕5%(注意!菜籽粕超5%会辣嗓子),配合植酸酶0.1%提高磷吸收,效果谁用谁知道。
替代方案对比表:
原配方成本 | 平替方案 | 省出金额 |
---|---|---|
玉米65%+豆粕25% | 玉米碴40%+棉籽粕10% | 35元/吨 |
保命三原则:
推荐组合:维生素预混料1%+复合益生菌0.1%,实测提升15%饲料转化率(某万只鸡场数据)。
冷知识:为啥饲料要做成颗粒?4kg/cm²硬度的颗粒能减少20%浪费(鸡啄食时不掉渣),颗粒直径必须控制在2-3mm(跟玉米碴误差≤0.5mm),太大会噎着,太小会挑食。
生产三要素:
个人观点:养了十几年鸡,见过太多人栽跟头——光盯着长肉速度,结果饲料成本爆表!我的血泪经验是:把鸡当娃养,前两周狠抓营养,中期控成本,后期拼能量。特别推荐"玉米碴+本地杂粕"组合,配合每月做饲料检测,单鸡起码多赚4毛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