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经常发现别人家的鸡蛋壳厚得像硬币,你家的却薄得透光?明明喂了高价饲料,产蛋率就是上不去?问题可能出在饲料配方上!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蛋鸡饲料的门道,从育雏到淘汰期的分阶段营养标准,手把手教你避开90%新手踩过的坑。
0-6周龄的雏鸡就像婴儿,这时候的饲料配错,后期产蛋绝对拉胯。根据农业农村部新规,育雏期必须做到: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?给雏鸡猛补钙!有个养殖户在育雏期就加3%石粉,结果30%雏鸡得了肾结石。记住:开产前2周才开始逐步提钙到3.5%。
7-18周龄的育成期,体重控制比喂饱更重要。这时候的饲料要像健身餐:
山东有个养殖场用这个法子,20周龄时鸡群均匀度从70%提到92%,后期产蛋高峰多维持了8周。你看,压着长比催着长更划算!
产蛋期分三个阶段调配方,直接上干货对比表:
阶段 | 粗蛋白 | 钙含量 | 能量大卡 | 核心技巧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开产前期 | 18-20% | 3.5% | 2900 | 夜间补喂牡蛎壳颗粒 |
高峰期 | 17-19% | 4.2% | 2850 | 每吨加5斤植物油 |
后期 | 16-18% | 4.5% | 2800 | 添加200IU维生素E |
重点说说高峰期配方:这时候的鸡就像运动员,需要高能易消化的饲料。河北有个场子用玉米62%+豆粕22%+贝壳粉8%的配方,高峰期维持了28周,比常规配方多赚了2.7万。
现在豆粕价格坐火箭,新手可能急得跳脚。别慌!试试这些低成本替代方案:
但要特别注意!替代必须搭配酶制剂。比如用小麦替代玉米时,必须加非淀粉多糖酶,否则饲料转化率暴跌15%。
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环境温度。新疆某鸡场发现,温度每偏离18-22℃区间1℃,料蛋比就涨0.15。所以冬天加能量,夏天补维生素C,这都是实操出来的经验。
搞了十几年养殖,我算是看明白了:养蛋鸡就是养数据。建议新手每天记录采食量,每周测蛋重,每月量胫骨长度。特别是现在推行的低蛋白日粮,谁先掌握氨基酸平衡技术,谁就能把成本压到最低。记住,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配方,只有最懂自家鸡群的养鸡人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