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隔壁老王家的母鸡每天下双黄蛋?别急着羡慕,今天咱们就唠唠下蛋鸡的饲料门道。这配方啊就跟炒菜似的,火候对了才能出好菜!
玉米就是下蛋鸡的米饭,占配方60%左右。可别光盯着黄澄澄的玉米粒,得搭配豆粕这个"肉菜"——蛋白质扛把子,25%-28%的比例刚刚好。不过现在豆粕价格坐火箭,聪明人都在玩混搭:
育雏期(0-6周)得吃"婴儿餐":蛋白19%-22%,加1%鱼粉补营养。就跟喂奶粉要加益生菌似的,这时候添0.1%复合益生菌,小鸡肠胃才扛得住。
产蛋期(20周后)得吃"月子餐":贝壳粉加到8%,相当于给母鸡吃钙片。见过软壳蛋吗?就是钙没喂够!这里有个绝招:下午单独给贝壳粉,母鸡这时候最需要钙。
别小看那1.7%的预混料,就跟炒菜放鸡精似的:
最近流行在饲料里加0.1%霉清多矿,这玩意儿就像给饲料穿防护服,发霉变质的风险直降70%!
夏天得给母鸡"降火套餐":玉米减到55%,塞10%苜蓿草。冬天搞"暖身套餐":加0.5%植物油,好比给人喝羊汤。见过母鸡中暑不下蛋吗?温度超30℃时,每吨料加200克小苏打就管用。
新手最爱踩的三大雷:
上次老李贪便宜买了发霉玉米,第二天母鸡集体"罢工",血亏两千多!切记:宁可贵点买新鲜货,也别赌运气。
我自家鸡场现在玩"三三制"配方:三分一豆粕、三分一杂粕、三分一人造蛋白。外加个独门秘方——把淘汰的香菇菌棒晒干粉碎,掺5%进饲料,母鸡毛色亮得能反光!建议大家试试预混料+自配基础料的组合,比全价料每吨省300块,产蛋量还能多5%。记住,好配方不是抄来的,得根据自家鸡群慢慢调,就跟老中医把脉似的,得摸准了才能开方子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