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兄弟们!上周我表弟的养鸡场出了件奇葩事——买了八万块的进口添加剂,结果肉鸡吃完光长肚子不长腿,现在整棚鸡跟企鹅似的晃着走。气得他去经销商那理论,人家居然说这是"新型矮脚鸡品种"!
问题一:这玩意儿到底是啥?
说白了就是给鸡吃的"作弊器",不过这里头分派系:
问题二:为啥非得用?
我跟你说现在肉鸡活得比程序员还惨:
问题三:什么时候绝对不能加?
记住这三个时段:
场景一:雏鸡开口料怎么配?
这事儿我交过学费的!去年贪便宜用霉变玉米加添加剂,结果7日龄雏鸡腹泻率50%。正确配方应该是:
场景二:催肥关键期怎么选?
贵州李哥的绝活值得学:
场景三:碰上黄羽鸡怎么办?
广东老客户教我的秘籍:
如果不用添加剂会怎样?
拿我家两个鸡舍做对比:
指标 | 添加组 | 未添加组 |
---|---|---|
日增重 | 68g | 52g |
料肉比 | 1.62 | 1.83 |
死淘率 | 2.1% | 5.7% |
算下来每只鸡少赚4.3元,5000只就是2万块打水漂 |
如果买错添加剂咋办?
上月广西客户的血泪教训:
如果不会计算添加量?
记住这个快算法:
(总采食量 × 推荐比例)÷ 有效成分含量
比如要加0.05%的维生素预混料:
2000斤料 × 0.05% = 1斤
如果预混料有效成分是10%,实际要加10斤
可别像上次河南老张直接按1斤加,搞出维生素中毒
我现在选添加剂跟挑女婿似的,既要看厂家资质又得做小群试验。最近在试用一款发酵豆粕型添加剂,好家伙,鸡粪臭味少了七成不说,肉质评分还上了特级!不过话说回来,这行水深得很,上次碰到个卖"量子添加剂"的,说什么能远程调节吸收率,我当场笑出猪叫——要是真这么神,咋不先治治他的秃头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