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隔壁老王的蛋鸡能天天下双黄蛋?你家鸡却隔三差五"休产假"?别急着给鸡做思想工作,问题可能出在你看不懂的预混料上。新手如何快速涨粉我不知道,但怎么让鸡屁股变"印钞机",这事儿我门儿清!
前两天碰到个哭笑不得的事:河北李大姐把预混料当奶粉冲,结果鸡群集体"便秘"。记住啊,这玩意儿是微量元素的"压缩包",主要就干三件事:
去年山东有个养殖场,把预混料用量从3%提到5%,你猜怎么着?蛋壳厚度增加0.2mm,破损率直降30%!不过这事儿不能照搬,得看自家鸡的"体质"。
瞅见包装上那串天书般的数字没?我给你翻译翻译:
举个栗子,河南张老板去年换了含有机硒的预混料,蛋品硒含量直接翻倍,超市收购价每斤多给2块!这就叫"微量元素撬动大收益"。
别被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包装唬住,记住三个"黄金比例":
拿5000只鸡的场子算笔账:
方案 | 日成本 | 月收益差 |
---|---|---|
高端定制料 | 280元 | +2500元 |
普通商用料 | 200元 | +1800元 |
自配预混料 | 150元 | -3000元(医疗费暴增) |
去年亲眼见过最离谱的操作:有人用猪用预混料喂蛋鸡,结果产蛋率从92%暴跌到58%。记好了啊:
江苏王哥的教训更扎心:贪便宜买了临期预混料,维生素失效导致软壳蛋,三个月赔进去六万块。这真是"省了小钱丢了大钱"。
上个月刚拿到山东农科院的实测报告:
要我说啊,养鸡这事儿就跟谈恋爱似的——得懂鸡的"小心思"。你给鸡吃得讲究,鸡就给你下得勤快。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预混料不是越贵越好,但一定不能图便宜。下次去饲料店,知道该盯着包装袋哪里看了吧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