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场景化开头)凌晨四点的鸡舍晃着手电筒光,老李头一脚踩进稀溜溜的鸡粪里差点滑倒。五百只蛋鸡集体拉水便,食槽边的粪沟成了"小溪流"。他抄起手机正要查"蛋鸡拉稀怎么办",兽医站小王顶着黑眼圈冲进来:"先关自动饮水器!这症状我上月在张家洼见过!"
救命三板斧
小王从工具包样家伙什:①红外测温仪 ②电解质粉 ③带刻度的喂药器。"温度低于25度立马开暖风,水线按1:1000兑补液盐,蔫鸡单独灌蒙脱石。"他扒开鸡翅膀指给我看:"瞧见这发紫的血管没?八成是肠炎带发烧。"
上个月在河南养殖场见识过更狠的招——老周直接把发病鸡笼铺满艾草灰,拿喷壶喷稀释醋水。他说得实在:"先止住传染再扯别的,去年这时候隔壁场子半天死三十只,就是耽搁了隔离。"
查病根五步诀
河北邢台的陈姐教了个土法子:"凌晨三点蹲鸡舍听动静。健康鸡打呼噜,生病的会发出'咯哒咯哒'的咳嗽声。"她手机里存着各种鸡粪照片:"看这种带泡沫的绿便,八成是新城疫作妖。"
省畜牧局2025年报告显示,蛋鸡腹泻62%源于饲料突变。记得在山东见过狠人养殖户,人家每次换饲料都拿温度计插鸡嗉囊,确保新旧饲料温差不超过3度,这精细劲儿真绝了。
下猛药要讲究
广西的韦老板有绝活:"发现拉稀头半天,往饲料里拌炒焦的小米。要是第二天还窜稀,得用恩诺沙星兑大蒜素。"他鸡舍墙上贴着张油乎乎的《用药备忘录》,不同颜色记号笔标着发病时段。
但江西的教训不能忘:去年有个新手乱用抗生素,结果把产蛋率从92%打到58%。现在专家都强调要先做药敏试验,就跟人做过敏检测似的。青岛那种自动化鸡场,粪检报告两小时就能出结果。
(实战记录)上周在四川目睹的抢救现场:凌晨发现三排鸡拉稀→立即关闭循环饮水→采集五处粪样送检→全群饮用葡萄糖盐水。中午检测显示是大肠杆菌超标,直接在水线投入黏菌素,第三天死亡率就控制在2%以内。
小编观点:现在有些小年轻动不动就上猛药,要我说得学学老辈人的土法子。就像我亲眼见的老李头那套——左手捏着温度计,右手握着消毒喷枪,耳朵还得支棱着听鸡打鸣。这养蛋鸡啊,有时候比伺候月子还费神,但你要摸准了鸡的脾气,它们下起蛋来可比印钞机还勤快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